有时心脏的节律变化正在传递健康警报,但这种信号可能不像心悸、呼吸急促、头晕或胸闷等"典型"症状那样明显。麦克拉伦大兰辛医院的心脏病学家兼心脏电生理专家Eric Good医生指出:"有些人仅表现出普遍的焦虑感、疲劳或运动耐受力下降。现在智能手表、自动血压计、血氧仪和移动心电图设备等家用监测技术,能帮助发现无症状患者。我见过很多通过Apple Watch首次发现严重心律问题的案例。"
房颤的流行现状
"二十年前房颤消融术刚起步时,房颤患者占比远低于其他心律失常患者,而现在房颤及其相关心律失常的就诊量已显著增加——几乎达到流行病级别。"Good医生解释道。发病率激增既归因于公众意识增强,也得益于监测筛查技术的进步。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患者是在常规体检中被初级保健医生诊断后直接转诊进行紧急消融治疗。
房颤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定制:"讨论重点通常围绕两个方面: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以及血栓和中风风险的管理。"对于无症状患者,可能优先考虑植入左心耳封堵器等预防性措施;有症状患者则可能先采用药物治疗或电复律(类似于重启智能手机的"重启"疗法)。随着技术进步,导管消融术正成为首选根治方案,通过三维虚拟现实心脏模型精确定位异常电信号,并应用特定能量进行靶向阻断。
非药物干预措施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Good医生强调,"减重、规律运动、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戒烟等措施具有多重健康效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睡眠质量对房颤的影响:约三分之一人生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呼吸暂停与房颤存在显著关联。研究显示,单独治疗房颤而忽视睡眠问题,就像用桶舀水而忽略修补船底漏洞。
非传统风险因素
当前研究正突破传统认知范畴:"夜班工作、肠道菌群失衡、痛风等看似不相关的因素都可能增加房颤风险。"Good医生补充道,"同样的风险因素在不同个体中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这正是需要个性化治疗的原因。"维生素或电解质缺乏等简单因素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如您或身边亲友患有心律失常,请记住您并不孤单。麦克拉伦大兰辛医院的心律专家团队拥有数十年临床经验,可提供专业咨询和治疗服务。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