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与金毛寻回犬肥厚型心肌病(HCM)及猝死相关的遗传突变。这项突破可能提升该犬种的早期检测和疾病预防水平,同时深化人类对HCM的认知。研究成果发表在《循环:基因组与精准医学》期刊。
HCM是一种影响心室肌肉的疾病,最常见于人类和猫科动物,在犬类中此前被认为罕见。该病导致左心室肌肉增厚,影响血液供氧能力,可能引发血栓、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约50%患者无明显症状。在人类中每500人有1例,在猫中每7只就有1例,是两个群体突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团队分析了三只2岁以下因心脏骤停死亡的金毛幼犬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家系犬只、2500多只其他犬种以及狼和郊狼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锁定位于心肌肌钙蛋白I(TNNI3)基因上的单一遗传变异。
"在人类中,TNNI3基因突变会导致青少年HCM和猝死,"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兽医学博士生维克多·里瓦斯指出,"这是首次在人类和猫以外的动物中发现解释HCM的遗传变异。虽然该突变局限于金毛犬,但这是首次在任何犬种中描述这种基因变异。"作为论文第一作者,他强调该突变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需父母各携带一个突变副本才会致病。研究显示患病幼犬父母虽然心血管正常,但均为突变携带者。
研究团队建议通过基因检测防控该突变在犬群中的扩散。繁殖者可对种犬进行基因型检测,筛查突变携带情况。里瓦斯表示:"通过与金毛犬繁育社群合作,我们有望保持该病在犬类中的罕见性。更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和金毛犬在TNNI3变异上的病例相似性,可能推动转化医学研究,加深对疾病机制的理解,最终惠及携带同类突变的人类患者。"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