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急性心包炎误诊:避免不必要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Misdiagnosis of Acute Pericarditis: Preventing Unnecessary PCI

美国英语医学健康
新闻源:unknown
2025-09-09 05:53:09阅读时长2分钟764字
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胸痛鉴别诊断心电图肌钙蛋白心包积液床旁超声

内容摘要

该研究通过回顾238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数据,揭示了16.8%的患者被误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接受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发现ST段抬高、典型心绞痛胸痛、肌钙蛋白升高等因素显著增加误诊风险,同时指出女性患者更易出现非ST段抬高型心包炎这一特殊现象。研究强调床旁超声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价值,并建议接受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导管插入率"以避免漏诊风险。

引言

急性心包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充满挑战。临床表现上二者均可表现为剧烈胸痛,教科书描述的经典特征(如心包炎的胸膜性疼痛放射至斜方肌区域,心肌梗死的胸骨后压迫感放射至左下颌/颈部/手臂)在实际患者中常不典型。心电图均可能出现ST段抬高,导致18.7%的真实心包炎患者被误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而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抗凝或溶栓治疗可能将心包积液恶化为致命性出血性心包填塞——笔者亲历2例心包炎患者因溶栓治疗导致无脉电活动死亡的病例。因此深入理解两者重叠与差异特征至关重要。

研究背景

Salisbury AC等人在《梅奥诊所学报》(2009;84:11-15)的研究与Bainey KR的同期评论文章指出:

  1. 误诊现状

2000-2006年间确诊的238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中,40例(16.8%)被误诊接受PCI。ST段抬高组(146例)中24.7%接受PCI,非ST段抬高组(92例)仅4.3%。

  1. 性别差异

男性占比显著偏高(157:81),ST段抬高组男性占81.5%(女性仅18.5%),而非ST段抬高组女性反占58.7%。提示女性心包炎更易呈现非ST段抬高特征,可能具有特殊生理机制。

  1. 非典型表现

仅49.6%患者出现体位相关性疼痛,68.9%表现为胸膜性疼痛,12.2%符合典型心绞痛特征。经典症状出现率远低于教科书描述。

  1. 生物标志物

ST段抬高组15.8%、非ST段抬高组7.6%出现肌钙蛋白升高(总体12.6%)。其他研究显示入院时肌钙蛋白阳性率甚至高达23.7%。

  1. 心包积液

ST段抬高组38.1%合并心包积液,非ST段抬高组达73.5%。这可能解释为何大量积液会降低心电图电压及ST段抬高幅度。

临床启示

该回顾性研究虽依赖医师诊断判断存在局限性,但提供重要警示:

  1. 急性心包炎应始终纳入胸痛鉴别诊断范畴;
  2. 典型症状不可作为唯一诊断依据;
  3. 床旁超声对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4. 鉴于临床复杂性,接受适度的"假阳性导管插入率"或属合理。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