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锂盐与卡利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抑郁发作的对比研究:一项务实开放、随机多中心试验方案——丹麦大学抗抑郁药物组第9项试验(DUAG-9)

Lithium versus cariprazine in the acute phase treatment for depressive episodes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 protocol for a pragmatic open, randomised multicentre study – the 9th trial of the Danish University Antidepressant Group, DUAG-9 | BMJ Open

丹麦英语医学研究
新闻源:BMJ Open
2025-09-08 17:55:01阅读时长3分钟1209字
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抑郁发作锂盐卡利拉嗪疗效耐受性HDS-6评分治疗方案随机多中心试验健康研究

内容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比较锂盐与卡利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抑郁发作的疗效和耐受性,该研究采用开放标签设计,计划纳入122名18-65岁患者,主要终点为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6项版本(HDS-6)评分变化,次要终点包括不良事件、心境状态及认知功能等指标。研究将为锂盐在现行指南中的定位提供证据支持,同时评估卡利拉嗪作为新型抗精神病药在此适应症的临床价值。

摘要

引言 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病程阶段,但现有治疗手段有限。尽管证据有限,锂盐仍是多个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而卡利拉嗪已证实对抑郁发作具有显著疗效。本研究通过比较两者的疗效与耐受性,为锂盐在指南中的循证定位提供依据。

方法与分析 开放标签、随机多中心对照研究,比较锂盐与卡利拉嗪8周疗程。纳入18-65岁双相I型或II型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主要终点是改良意向治疗人群中基线至终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6项版本(HDS-6)评分变化。连续变量采用双侧t检验和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分类变量使用χ²检验及多变量模型。次要终点包括不良事件、心境状态、自杀风险及认知功能等。研究设计为优效性试验,计算样本量122例。

伦理与传播 方案已获区域伦理委员会(N-20220007)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研究遵循SPIRIT 2013指南,结果将发表于同行评审期刊。

引言

双相情感障碍以显著的情绪和活动水平波动为特征,患者抑郁症状天数多于躁狂/轻躁狂发作,且病程呈进展性。相较单相抑郁治疗,该病需平衡情绪稳定并预防极性转换。锂盐虽在预防治疗中具独特地位,其急性期疗效证据存在矛盾。卡利拉嗪作为新型部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FDA批准用于双相I型抑郁发作治疗,EMA则尚未批准该适应症。

研究目的

主要目标:评估卡利拉嗪与锂盐在双相I/II型障碍急性抑郁发作治疗中的相对优效性。

方法与分析

研究设计

丹麦多中心、随机、研究者发起的开放标签平行组试验,1:1随机分组。治疗期8周,含2周筛选期。允许合并使用其他精神药物。

研究人群

纳入122名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双相I/II型抑郁发作患者,排除标准包括严重躯体疾病及妊娠等。改良意向治疗人群(mITT)定义为至少完成1次HDS-6评估者。

测量工具

主要终点:HDS-6评分变化。次要终点包括:

随机化

采用随机区组法(区组大小2/4),通过REDCap系统生成随机序列,由独立程序员编码。

治疗方案

卡利拉嗪起始剂量1.5mg/日,2周后可增至3mg。锂盐初始剂量12mmol/日,3日后调整至18mmol,并根据血锂浓度调整剂量维持0.6-0.8mmol/L范围。

统计分析

主要分析采用mITT人群,比较HDS-6评分变化差值(差值模型)。连续变量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类变量使用逻辑回归。优效性界值设定为HDS-6评分差值2.25分,α=0.05,β=0.2,考虑20%脱落率,每组需招募61例。

伦理与实施

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和GCP标准。参与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接受治疗,研究药物由医院药房按附件13规范配制。严重不良事件(SAE)需立即报告并随访至恢复稳定。

研究展望

本研究将明确锂盐与卡利拉嗪在双相抑郁治疗中的相对疗效,结果可能影响现行指南中锂盐的地位。卡利拉嗪虽已获FDA批准,但其在EMA的适应症审批仍在评估中,研究结果将为临床证据基础提供重要补充。

伦理声明

患者知情同意

研究获得丹麦区域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