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可能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状,这是最新研究的发现。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空气污染可能加速大脑中毒性蛋白质的积累,从而加快认知能力下降进程。
这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探讨了细颗粒物(PM2.5)与痴呆症及阿尔茨海默病中观察到的脑部变化及其症状严重程度的关联。
研究分析了1999年至2022年间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脑库中602人的遗体脑部样本,数据分析期为2025年1月至6月。参与者包括常见痴呆症和运动障碍患者,以及无痴呆症状的老年人。
研究表明,污染可能通过主动驱动脑部变化来促成痴呆症。研究人员根据参与者住址,估算其死亡前一年或最后一次痴呆评估前的空气污染暴露量。
暴露于更高污染水平的人,其大脑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变化更为严重。PM2.5浓度每增加一单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程度上升19%。在高PM2.5浓度区域生活且病理进展严重的个体,表现出更显著的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言语困难及判断力下降等症状发展更为迅速。
研究还针对287名死亡前接受过痴呆评估的小型群体进行了分析。该群体中,较高PM2.5暴露水平与认知和功能衰退加剧相关,包括记忆力丧失、判断力受损以及个人护理和言语困难。
研究人员指出,空气污染与痴呆严重程度之间约63%的关联可归因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脑部变化。
宾夕法尼亚大学老龄化研究所联合主任爱德华·李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在研究新闻稿中评论道:“这项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不仅增加痴呆风险,实际上会使阿尔茨海默病恶化。当研究人员持续探索新疗法时,查明所有致病因素至关重要,包括个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李博士补充称,尽管美国空气污染水平处于“数十年最低”,但仅在高污染区域居住一年就可能“对个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产生重大影响”。
研究者也承认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受试者主要为白人、高教育水平且来自“优势社区”;研究聚焦于阿尔茨海默病,未能代表其他类型痴呆症;同时可能低估了空气污染对脑血管的影响。
此项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资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