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当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药物有望显著改善心肌梗塞患者的恢复效果。
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已使多数患者能存活首次心肌梗塞,但许多人仍会遭受严重且不可逆的心脏损伤。这不仅限制了患者生活质量,还缩短了生存期——约25%的患者在三年内死亡,14%在一年内死亡。心肌梗塞后,炎症反应是导致心脏损伤和心力衰竭的关键因素。
贝克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临床前小鼠模型证实,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炎药物阿巴西普可有效解决这一长期难题。
阿巴西普能阻止T细胞的激活。T细胞是一种强大的白细胞,如同免疫系统的指挥官,可协调整个免疫反应。T细胞还具有特殊"记忆"功能,能快速清除感染、坏死及外来细胞。正常情况下,这种机制为人体提供持久的抗感染和抗癌保护。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肌梗塞后T细胞可能失控,成为引发心脏炎症的主要推手,从而削弱心脏泵血能力。
在心脏基金会支持的临床前研究中,贝克研究所团队证实阿巴西普治疗可有效阻止心肌梗塞后T细胞过度激活。该疗法在一周内即显著降低炎症反应并保护心脏功能,维持心脏有效搏动能力。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心血管研究》期刊。
免疫学家兼研究作者乔纳森·努南博士表示:"靶向免疫系统的疗法已革新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但我们尚无药物能预防心肌梗塞后的免疫性炎症。这导致全球数百万心梗幸存者面临包括心力衰竭在内的长期并发症风险。我们希望新治疗策略能改变这一现状,目前正推进患者临床验证。"
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首席医疗顾问加里·詹宁斯教授指出:"努南博士这项激动人心的发现极具前景,为该领域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心肌梗塞仍是澳大利亚主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尽管存活率有所提升,但许多患者仍因炎症导致的心脏损伤面临严重并发症。"
鉴于阿巴西普在澳大利亚已获批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该药物投入临床应用的周期将大幅缩短。未来,心肌梗塞发生72小时内给予单次静脉输注阿巴西普,即可阻止T细胞过度激活。单次治疗可能足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