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罗伯特·F·肯尼迪对mRNA疫苗的错误科学认知如何影响美国公共卫生政策

How RFK Jr.’s misguided science on mRNA vaccines is shaping policy - a vaccine expert examines the false claims - 05-Sep-2025 - NZ National news

新西兰英语健康
新闻源:NZCity Personal Start Page
2025-09-05 20:26:36阅读时长3分钟1255字
mRNA疫苗全病毒疫苗疫苗安全性心肌炎风险病毒抗药性公共卫生政策美国卫生政策疫苗技术路线新冠疫苗健康影响

内容摘要

本文系统剖析了美国卫生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小基于错误科学认知的疫苗政策,通过分析mRNA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研发转向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揭示了其政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文章以科学证据反驳了mRNA疫苗导致心肌炎和病毒变异等错误指控,强调该技术在应对呼吸道疾病和新发传染病中的不可替代性,同时指出过度依赖传统灭活疫苗可能加剧全球健康风险。

美国卫生部长的疫苗政策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在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2025年9月4日的听证会上,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小面对多位参议员对其疫苗政策的尖锐质询。尽管肯尼迪承认特朗普政府"曲速行动"计划在9个月内完成新冠疫苗研发是重大成就,但他坚持宣称新冠疫苗尤其mRNA技术会导致包括死亡在内的广泛严重伤害——这与现有科学证据完全相悖。

共和党籍医学博士比尔·卡西迪议员在听证中指出,疾控中心新疫苗推荐规则导致的混乱和限制"实质上在拒绝为民众提供疫苗"。肯尼迪则以"你错了"回应。值得关注的是,该听证前4天(9月1日),特朗普首次公开承认疾控中心因领导层变动引发的混乱,要求药企证明mRNA疫苗有效性。

被误导的疫苗技术路线转向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宣布削减5亿美元用于22个mRNA疫苗研究项目的资金,转而投入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传统全病毒疫苗研发。全病毒疫苗通过将整病毒以减毒或灭活形式呈现给免疫系统,这种转向令全球科学家困惑。作为拥有35年疫苗研发经验的免疫学家,我必须指出这种政策转向严重背离科学事实。

mRNA疫苗安全性争议辨析

HHS以未经同行评审的《新冠mRNA"疫苗"危害研究汇编》作为决策依据,该文件罗列约750篇论文声称证明mRNA疫苗危害。但其中绝大多数研究实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伤害,且刻意忽略证明疫苗预防效果的大量证据。以刺突蛋白研究为例,该文件引用375项研究指出病毒复制产生的刺突蛋白导致组织损伤,却错误推论mRNA疫苗产生刺突蛋白具有相同危害。

病毒复制时会无控制地大量产生刺突蛋白,而mRNA疫苗仅在少数细胞内产生受控的微量蛋白,足以触发免疫应答却不会造成损伤。更重要的是,疫苗通过阻止病毒复制大幅减少体内刺突蛋白总量,实际起到保护作用。

心肌炎风险的真实评估

早期报告显示mRNA疫苗特别是加强针在18-25岁男性群体中存在罕见心肌炎风险。2024年研究数据显示每百万接种者约20例,但未接种人群感染新冠后心肌炎风险是接种者的11倍。同年另一项研究更显示疫苗导致的心肌炎并发症远低于自然感染。

病毒抗药性疑虑破解

该文件还错误声称mRNA疫苗促使新冠病毒变异产生抗药性。病毒变异源于自然复制过程中的遗传错误,疫苗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反而降低变异概率。mRNA疫苗诱导的多靶点免疫应答需病毒同时发生多个变异才能逃逸,这种多重突变通常伴随毒力减弱,反而降低其传播力。

技术迭代与公共卫生代价

尽管全病毒疫苗与mRNA疫苗在2020-2024年间均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但mRNA疫苗对变异株的防护效果显著更优。其核心优势在于可在2-3个月内完成更新,而全病毒疫苗需要数月培养病毒。2021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潮中,mRNA疫苗虽感染预防力下降,但重症防护效果保持稳定。

当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将资金转向全病毒平台的"通用疫苗"研发,这种被命名为"黄金标准世代"的技术规划如同淘汰电动自行车仅保留传统10速单车。放弃mRNA技术可能导致公共卫生准备不足,特别是在应对新发传染病时,可能造成本可避免的生命损失。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