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与体内模型评估玫瑰果籽油与橄榄油的伤口愈合功效。研究创新性在于对比分析这两种具有明确抗氧化特征的天然油脂的再生潜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显示,玫瑰果籽油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占45.46%),橄榄油则以油酸(占78.16%)为主导。在L929成纤维细胞体外实验中,低浓度(0.1%)玫瑰果籽油使划痕愈合率从对照组85.22%提升至96.49%,0.01%橄榄油组达92.67%,混合油组为91.72%。体内实验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伤口连续10天局部应用显示:玫瑰果籽油组愈合率69.13%,显著优于橄榄油组57.13%和混合油组60.43%(对照组52.97%)。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玫瑰果籽油组表皮再生最显著,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最高,总抗氧化能力最强,氧化应激降低最明显。这些结果表明玫瑰果籽油可能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成为有效的伤口修复剂,但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其治疗潜力。
体外MTT比色法实验确认两种油脂在低浓度下对成纤维细胞无毒。玫瑰果籽油组VEGF/TGF-β表达显著升高,提示其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重塑加速愈合。研究团队来自土耳其布尔杜尔梅赫迈特·阿基夫·埃尔索伊大学健康与生物医学科学系,经费由该校科研项目支持。伦理审查通过(协议号:23.08.2023/1162)。研究建议未来应扩大细胞系范围、延长治疗周期并进行临床验证。
研究发现玫瑰果籽油在创伤修复的多个阶段均表现优异:炎症调控阶段通过抑制脂质氧化物生成改善微环境;增殖期通过上调VE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肉芽组织成熟期通过TGF-β介导的信号通路加速胶原沉积。该发现为开发基于天然植物油的新型伤口敷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可能减少抗生素依赖并降低治疗成本。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