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美国有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史的成年人当前心理健康症状的关联性:全国代表性样本的横断面分析

Association of heart attack or stroke history with current mental health symptoms among adults in the USA: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of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s | BMJ Open

美国英语健康
新闻源:BMJ Open
2025-09-08 13:09:11阅读时长5分钟2158字
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发作中风心理健康抑郁焦虑严重心理困扰幸存者流行率健康干预

内容摘要

本研究基于美国全国健康访谈调查数据,发现有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史的成年人群体中,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严重心理困扰的发病率是无此类病史群体的两倍以上。调整人口统计学和健康变量后,心脏病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分别高出33%和40%,中风患者则分别高出59%和52%。研究强调需加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干预。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利用美国全国代表性调查数据,评估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史与心理健康症状流行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设计 横断面研究。

数据来源 2018-2019年国家健康访谈调查(NHIS)成人样本。

研究对象 2019年分析30,872名成人数据,2018年分析24,593名成人数据。病史判定基于受访者回忆医疗专业人士诊断。

主要指标 采用泊松对数线性回归(稳健标准误)估计与心脏病/中风史相关的心理健康症状流行率。心理健康结局包括:患者健康问卷(PHQ-8)定义的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定义的焦虑症状,以及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essler-6)定义的严重心理困扰。

研究结果 有心脏病/中风史者抑郁、焦虑及严重心理困扰症状流行率是无病史者的两倍以上。调整社会人口和健康变量后:

研究结论 结果凸显心血管疾病幸存者比普通人群存在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强调需重视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干预。

引言

心血管疾病仍是美国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心肌梗死和中风是最常见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根据2017-2020年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约3.2%的美国成年人曾患心肌梗死,3.3%有中风史。这些疾病不仅导致重大疾病负担,还造成重大经济影响。2019-2020年,美国心血管疾病直接医疗成本达1,547亿美元,占医疗总支出的7%。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精神障碍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确风险因素,现有研究已阐明生物、行为及社会机制。相反,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等急性心血管事件可因重大身心压力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障碍者医疗利用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且死亡率上升。例如德国研究显示,合并精神障碍的心血管住院患者费用增加2,500欧元。针对2,477名中风患者的系统综述表明,抑郁会使中风后死亡率增加52%。

尽管已有上述关联认知,美国尚缺乏针对心脏病/中风幸存者心理健康负担的人群级别证据。2016-2017年医疗支出调查显示,18.3%的中风幸存者患有抑郁,11.3%存在严重心理困扰。但尚无研究评估心肌梗死幸存者的心理健康流行率,且既往研究常缺乏对照组。

本研究利用2018-2019年NHIS数据,评估美国心脏病/中风幸存者的心理健康症状流行率。主要结局包括抑郁、焦虑及严重心理困扰症状。研究贡献包括:首次基于人群评估心肌梗死幸存者的心理健康流行率;首次在调整社会人口和健康特征后量化心血管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经验证的心理健康量表工具进行准确评估。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

分析2018-2019年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开展的NHIS成人样本数据。该调查通过地址基础的复杂设计每年生成全国代表性非机构化样本,采用计算机辅助访谈方式收集数据。

研究样本

纳入18岁以上成年人,排除心理健康结局、心血管病史或协变量缺失者(<4%)。最终分析样本:2019年PHQ-8/GAD-7数据含30,872人,2018年Kessler-6数据含24,593人。研究经美国CDC审查认定不涉及人类受试者。

测量指标

评估三个二元心理健康指标:

  1. 抑郁症状:PHQ-8量表评分≥10(α=0.88,敏感度58%,特异度83%)
  2. 焦虑症状:GAD-7量表评分≥10(α=0.92,敏感度89%,特异度82%)
  3. 严重心理困扰:Kessler-6量表评分≥13(α=0.89,敏感度36%,特异度96%)

心血管病史判定基于:是否曾被医生诊断过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调整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性别、种族、年龄、婚姻状况、地区)、社会经济(就业、收入、保险)、健康行为(吸烟)及共患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症、糖尿病、关节炎)。

分析方法

采用泊松回归(稳健标准误)评估心血管病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与逻辑回归相比,该方法能更准确估计高概率结局的流行率比(PR)。通过Rao-Scott卡方检验组间差异,考虑复杂抽样设计加权分析。

研究结果

样本特征

2019年NHIS显示,3.1%的美国成年人有心梗/中风史。女性占51.7%,非西班牙裔白人63.5%,65岁以上者21.1%。心血管病史组在社会人口特征和健康状况方面显著差异。

心理健康流行率

总体来看:

心血管病史组:

调整后流行率比

调整后:

讨论

本研究首次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评估心肌梗死幸存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往医院研究显示北美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流行率26%(95%CI 18-34.9%),高于本研究的15.7%(95%CI 13.3-18.4%),可能因既往研究聚焦近期住院患者。研究证实心血管事件与心理健康长期相关:瑞典注册研究显示心血管事件后一年内精神障碍诊断率增加174%,五年后仍维持45%风险。

建议通过早期筛查、协作护理(心身医学联合诊疗)、康复项目整合心理服务等方式改善患者预后。心脏康复项目纳入压力管理和运动可预防术后应激反应,心理服务整合有望提升康复效果。

研究局限性包括:横断面设计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仅纳入存活者;自我报告病史可能低估认知障碍者;未调整饮食/运动等混杂因素;数据来自新冠前时期可能影响时效性。

结论

基于NHIS数据发现,有心血管事件史的美国成年人抑郁、焦虑及严重心理困扰症状流行率显著升高。研究强调需制定针对性策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