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迷幻剂或能“激活心盲症者的心灵之眼”——但潜在风险几何?

Psychedelics May “Switch On The Mind’s Eye” In People With Aphantasia – But What Are The Risks?

英国英语神经科学
新闻源:IFLScience on MSN
2025-08-19 23:03:09阅读时长2分钟573字
迷幻剂心盲症心灵之眼心理健康心理意象迷幻剂辅助治疗心理影响治疗价值视觉皮层活性认知模式

内容摘要

研究表明,迷幻剂可能使天生无法产生视觉想象的“心盲症”患者首次获得内心视觉体验,但这种突发的认知能力可能伴随侵入性思维、创伤闪回等心理健康风险。研究团队警告需谨慎评估此类物质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尤其对心盲症群体,并指出其机制可能与迷幻剂增强视觉皮层活性及大脑熵增状态相关,但仍需更多研究验证。

迷幻剂如LSD、DMT和裸盖菇素素以引发万花筒般的视觉幻觉著称,这引发了关于心盲症(即缺乏“心灵之眼”能力)患者如何体验这些致幻物质的有趣探讨。最新研究显示,某些心盲症患者在使用迷幻剂后可能首次获得视觉心理意象,这种转变可能带来深远影响。

但新论文作者指出,这种突发的“内在视觉”爆发未必总是积极现象,甚至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心盲症指完全无法进行心理可视化,虽非疾病或障碍,却影响全球约1%-4%人群,这类人通常以文字或其他感官形式进行思考。

两项近期案例报告揭示了迷幻剂激发心盲症者心灵之眼的潜力:一名男性在单剂量死藤水摄入后首次产生内心图像,而另一位34岁女性服用裸盖菇素蘑菇后,其心理意象测试评分从最低跃升至最高分,一年后回落至平均水平,证明单一剂量的裸盖菇素可能实现心盲症的持续逆转。

研究团队指出,若该现象普遍存在,将对迷幻剂辅助心理治疗效果预期、心盲症机制理解产生重要影响。理论上,激活心灵之眼可能具有治疗价值,例如“意象重塑”疗法通过可视化积极场景帮助患者转化负面记忆关系。但需警惕的是,强视觉意象者更容易产生侵入性思维、创伤闪回及适应不良性白日梦,例如强烈视觉想象与PTSD闪回风险升高存在关联。

迷幻剂提升心理意象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研究显示其可能增强视觉皮层活性,并触发大脑区域间异常连接的“熵增”脑状态,促进新的认知模式形成。然而,研究团队强调在为心盲症患者提供迷幻剂辅助治疗前,需谨慎评估其长期心理影响。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