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母乳如何从白天到夜晚发生变化以及时间选择的重要性

How breast milk changes from day to night and why timing matters

英国英语母婴健康
新闻源:News-Medical.Net
2025-09-09 01:53:13阅读时长2分钟975字
母乳昼夜变化婴儿健康激素成分微生物组生物节律信号喂养方式免疫系统昼夜节律生物钟建立

内容摘要

最新发表于《营养学前沿》的研究揭示母乳成分存在昼夜波动,这种生物节律信号可能通过调节婴儿昼夜节律、免疫力及长期发育,强调储存母乳喂养时需注意时间同步性。研究分析38位哺乳期母亲24小时四个时间点的乳汁样本,发现褪黑素和皮质醇呈现显著昼夜波动,而免疫因子如IgA和乳铁蛋白的波动受婴儿月龄和性别影响,微生物组分析显示夜间皮肤菌群富集、白天环境菌群增加的动态平衡。

最新研究揭示母乳成分会像生物钟般呈现昼夜变化,这些定时释放的激素和微生物信号可能影响婴儿的昼夜节律、免疫系统及长期发育。这项发表在《营养学前沿》(Frontiers in Nutrition)的研究特别指出:当储存母乳的喂养时间与原始产乳时间不同步时,可能影响婴儿的成熟过程。

研究背景

母乳作为婴儿最佳营养来源,不仅提供全面营养,更含有包括寡糖、激素、免疫因子和微生物在内的生物活性成分,帮助建立婴儿肠道菌群。其成分受母亲饮食、健康状况、婴儿年龄、地理环境及产乳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

人体的昼夜节律系统——由环境昼夜周期同步的生物钟驱动的24小时循环——对调节母乳成分具有关键作用。婴儿的昼夜系统在出生后数年内逐渐成熟,而储存母乳的喂养方式可能打乱这种自然节律信号。研究团队首次系统分析了母乳成分的24小时动态变化,特别关注其生物活性成分与微生物组的昼夜波动。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38名哺乳期女性,在24小时内四个时间点(6:00/12:00/18:00/24:00)采集母乳样本。通过ELISA检测皮质醇、褪黑素、免疫球蛋白A(IgA)、乳铁蛋白和催产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浓度,并对微生物DNA进行测序分析。

核心发现

激素成分波动

微生物组动态

研究意义

生物节律信号的重要性

喂养方式的启示

研究团队强调,虽然催产素浓度稳定,但储存母乳无法完全模拟直接哺乳时的自然激素波动。这种时间错位可能影响婴儿生物钟建立,建议储存母乳喂养时尽量保持与原产乳时间的一致性。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