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脑出血 - 神经系统疾病 - MSD手册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 Neurologic Disorders - MSD Manual ...

美国英语医学健康
新闻源:unknown
2025-08-11 16:29:11阅读时长5分钟2085字
脑出血高血压神经功能缺损头痛意识障碍CTMRI治疗手术脑积水血压控制

内容摘要

本文系统阐述了脑出血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重点强调高血压是主要病因,CT/MRI为关键诊断手段,治疗需控制血压并根据血肿大小选择手术方案。同时指出淀粉样血管病是老年人叶部出血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

脑出血

作者:安德烈·V·亚历山德罗夫(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医学博士)

巴拉吉·克里希纳伊亚(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医学博士)

审校:迈克尔·C·莱文(萨斯喀彻温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修订日期:2025年6月

版本号:v1035138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导致的局灶性出血。通常病因是高血压。典型症状包括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突发头痛、恶心和意识障碍。诊断依靠CT或MRI。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支持治疗,部分患者需手术清除血肿。

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大脑叶、小脑或脑桥。高血压最常累及壳核。也可发生在脑干其他部位或中脑。

病因

脑出血通常因慢性高血压导致小动脉粥样硬化破裂所致。此类出血通常体积大、单发且具有灾难性。其他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和高风险饮食(高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热量)。可卡因或拟交感药物可引发一过性严重高血压导致出血。

较少见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其他血管异常、创伤、霉菌性动脉瘤、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原发或转移性脑瘤、抗凝过度、血液病、颅内动脉夹层、烟雾病或出血性疾病。转移性脑出血常见于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和绒毛膜癌。

大脑叶出血(基底节区外的大脑叶血肿)主要由脑淀粉样血管病导致,常见于老年人。此类出血可能为多发且易复发。

病理生理

慢性高血压导致小穿支动脉形成微动脉瘤(Charcot-Bouchard动脉瘤),破裂后引发脑出血。

出血形成的血肿可向周围扩展并压迫邻近脑组织,引起神经元功能障碍。大量血肿会升高颅内压。幕上血肿及其水肿可导致小脑幕疝,压迫脑干并常引发中脑和脑桥继发出血。

若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脑室内出血),血液可能导致急性脑积水,这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小脑血肿扩大可阻塞第四脑室,同样导致急性脑积水,或向脑干扩展。直径>3cm的小脑血肿可能引起中线移位或脑疝。

脑疝、中脑或脑桥出血、脑室内出血、急性脑积水或脑干扩展均可导致意识障碍,引发昏迷甚至死亡。

临床表现

脑出血症状通常始于突发性头痛,常见于活动时。但老年患者头痛可能轻微或缺失。意识丧失常见,常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生。恶心、呕吐、谵妄、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也较常见。

神经功能缺损通常突发且进展。大脑半球大出血可导致偏瘫;后颅窝出血可引起小脑或脑干功能障碍(如凝视麻痹、眼肌麻痹、鼾式呼吸、针尖样瞳孔、昏迷)。

大约半数大出血患者在数日内死亡。存活者随血肿吸收意识逐渐恢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轻微,因出血对脑组织破坏程度小于梗死。

小出血可引起局灶性缺损但无意识障碍,头痛和恶心症状轻微甚至缺失。小出血可能类似缺血性卒中。

诊断

突发性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意识障碍提示脑出血,尤其在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中。

需与以下情况鉴别:

应立即床边检测血糖。完整血细胞计数和凝血检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需进行。

紧急CT或MRI检查。神经影像学通常可确诊。若影像学未见出血但临床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行腰穿检测黄变症。

出血早期CT血管造影(CTA)可显示血肿内对比剂外渗(点征),提示活动性出血且血肿可能扩大,预后不良。

治疗

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和危险因素控制。

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禁忌。若患者使用抗凝药,应尽可能逆转其作用,根据指征给予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或血小板输注。直接口服抗凝药的拮抗剂包括达比加群的依达赛珠单抗,以及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的Andexanet alfa。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2022指南,若收缩压在150-220mmHg且无急性降压禁忌症,可安全降至140mmHg。若收缩压>220mmHg,可用静脉持续输注尼卡地平积极降压,精细调节剂量并频繁监测,使收缩压降低10-15%。目标为避免血压峰值和波动,确保持续控制并改善功能预后。建议维持血压接近140/80mmHg并监测以防低血压。对入院时收缩压>150mmHg患者,快速降至<120mmHg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急性肾损伤)。

3cm的小脑半球血肿可能引发中线移位或脑疝,手术清除常可挽救生命。早期清除大叶部大血肿也可能挽救生命,但再出血常见且可能加重神经功能缺损。深部脑血肿早期手术因手术死亡率高且神经功能缺损严重,通常不推荐。

因脑积水预示预后不良,外科医生可放置脑室外引流快速降低颅内压,该操作可挽救生命。

仅当患者发生癫痫时使用抗癫痫药物,不常规预防性使用。

治疗参考文献

  1. Greenberg SM, Ziai WC, Cordonnier C, 等. 2022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Stroke. 53(7):e282-e361, 2022. doi:10.1161/STR.0000000000000407.

要点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