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疾病(中风)
- 作者:Nagoor Ghany, Ruzaica(医学大学2016届实习医师)
- 疾病概述
- 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
- 美国年死亡人数约20万
- 脑缺血:血流减少超数秒即可能导致脑组织损伤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24小时内消退
- 中风:症状持续>24小时并证实存在脑梗死
- 中风分类
- 缺血性中风
- 血栓性中风(50%)
- 栓塞性中风(20%)
- 出血性中风
- 脑实质出血(15%)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缺血性中风亚型
- 腔隙性(小血管病变,占20%)
- 穿通动脉阻塞、微动脉粥样硬化
- 大血管病变
- 基底节区孤立性病变表现为纯运动或纯感觉障碍
- 心源性栓塞
- 房颤(最常见)
- 瓣膜性心脏病
- 先天性心脏病
- 不明原因栓塞
- 缺血半暗带的再灌注治疗是关键
- 出血性中风特征
- 脑实质出血:高血压为主要诱因
- 典型症状:突发头痛、呕吐、血压升高
- 神经功能缺损呈进行性加重
- 可伴躁动、嗜睡至昏迷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40岁以上动脉瘤破裂
- 40岁以下动静脉畸形
- 表现为剧烈头痛及短暂意识丧失
- 临床表现
- 单侧感觉/运动障碍
- 视觉、步态、语言功能异常
- 剧烈头痛、眩晕、意识模糊
- 平衡失调、恶心呕吐、癫痫发作
- 院前评估
- 使用FAST量表快速识别:
- 面部下垂:微笑测试
- 肢体无力:闭眼举臂10秒
- 言语障碍:复述短语测试
- 及时记录发作时间
- NIHSS卒中量表
- 0-1:正常
- 1-4:轻度
- 5-15:中度
- >20:重度
- 中风模拟症
- 癫痫、颅内肿瘤、电解质紊乱
- 偏头痛、代谢性脑病、焦虑障碍等
- 诊断手段
- 神经影像学:CT/MRI/血管造影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
- 心电图、经颅多普勒
- 医疗管理
- 紧急支持治疗(生命体征管理)
- 溶栓治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治疗
- 他汀类降脂药物
- 血压管理
- 维持平均动脉压<130mmHg
- 血糖控制在生理范围
- 使用甘露醇、速尿等降颅压治疗
- 预防措施
- 低脂高纤维饮食
- 戒烟限酒
- 糖尿病管理
- 规律运动
- 病例分析
- 70岁女性突发意识丧失,伴左侧轻瘫
- 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
- CT显示颈内动脉分支血栓(50%狭窄)
- NIHSS评分12分,诊断为缺血性中风
- 鉴别诊断
- 排除脑肿瘤、低血糖、出血性中风
- ABCD²评分5分提示高危短暂性脑缺血风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