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的口腔和肠道细菌变化可能预示其症状的早期恶化。
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这些细菌变化与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问题)明确关联起来。这些毒素未来或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识别更易发展为痴呆症的高风险患者,同时为开发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帕金森病是一种影响大脑的进行性疾病,症状包括不自主震颤、抑郁等心理问题、平衡能力丧失、睡眠障碍及记忆衰退。据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统计,约三分之一的帕金森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痴呆症。
伦敦国王学院定量系统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肖艾博士表示:“人类肠道和口腔菌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凸显。肠脑轴紊乱可能触发炎症和免疫反应,进而导致神经元损伤。例如,牙龈卟啉单胞菌这种常见牙周病致病菌已被发现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驱动因素。”
本项由伦敦国王学院专家主导、发表于《肠道微生物》期刊的研究,分析了228份唾液和粪便样本,来源包括41名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表现为思维与记忆问题)、47名伴有痴呆症的帕金森病患者以及26名健康对照者。
研究团队发现,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肠道中存在更多有害细菌,且多数细菌很可能源自口腔。研究人员指出,此类细菌释放的毒素可能损伤肠道组织、加剧炎症并影响大脑功能。
为深入分析,团队运用人工智能精准识别传统检测难以捕捉的细菌种类及功能,成功将特定毒素与认知功能下降直接关联。肖艾博士补充道:“新兴证据凸显了维护口腔与肠道健康对缓解或延缓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潜在价值。随着帕金森病患者对护理依赖度增加,口腔卫生和营养摄入等日常护理易被忽视。我们的发现表明,通过坚持口腔护理、均衡饮食及潜在的靶向益生菌干预来维护健康微生物组,或可改善帕金森病的疾病管理成效。”
定量系统生物学实验室研究助理弗雷德里克·克拉森博士指出:“目前尚不确定是细菌导致认知衰退,还是帕金森病引发的机体变化促使这些细菌增殖。但我们的发现表明它们可能在症状恶化中扮演主动角色。”他建议,这些生物标志物未来或可用于开发靶向治疗,“这些毒素可作为生物标志物识别痴呆高风险患者,在未来也可能成为新疗法的靶点——通过改变肠道环境来保护大脑。”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