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甜味剂常被宣传为比糖更健康的选择,尤其适用于需要控制热量摄入或管理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
但一项新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某些甜味剂可能对长期大脑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的研究对巴西12,700多名成年人进行了平均8年的追踪。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平均年龄52岁,研究人员通过详细饮食问卷记录了他们摄入低热量和零热量甜味剂的情况,并在研究初期、中期和后期通过认知测试追踪其思维与记忆能力。
研究涉及七种甜味剂:阿斯巴甜、糖精、乙酰磺胺酸钾、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和塔格糖。这些成分常见于无糖汽水、调味水、能量饮料、低热量甜点、酸奶等超加工食品,同时也以独立甜味剂形式销售。
当按摄入量将参与者分组时,研究人员发现显著差异。高摄入组(每日平均摄入191毫克,相当于1罐无糖汽水的阿斯巴甜含量)的认知衰退速度比低摄入组快62%,这种衰退相当于多衰老1.6年。中等摄入组的认知衰退速度则加快35%,相当于多衰老1.3年。
研究发现,60岁以下人群受甜味剂影响更明显,高摄入者在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方面衰退更快。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这种关联也更强,该群体更依赖甜味剂控制血糖。
细分研究显示,阿斯巴甜、糖精、乙酰磺胺酸钾、赤藓糖醇、木糖醇和山梨糖醇均与认知衰退加速相关,尤其影响记忆相关区域,仅塔格糖未发现对脑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通讯作者、圣保罗大学的Claudia Kimie Suemoto博士指出:"低热量甜味剂常被视为健康代糖,但我们的发现表明某些甜味剂可能对长期脑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强调该研究仅显示相关性,尚未证实因果关系。他们同时指出局限性,包括依赖参与者自述饮食数据,且未涵盖所有人工甜味剂类型。但研究结果已对广泛使用甜味剂的长期安全性提出重要质疑。
Suemoto博士强调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结果,并测试蜂蜜、枫糖浆、椰子花蜜或苹果酱等天然代糖是否更安全。
目前的研究结果支持减少糖分和人工甜味剂摄入的健康建议,这不仅有助于心脏健康,也可能保护大脑健康。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