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睡眠与活动规律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尽管既往研究多关注睡眠时长等量化指标,但近期研究更聚焦于每日睡眠模式的变化规律。现有证据表明,睡眠模式越稳定,心血管疾病风险越低,死亡率越低,并对痴呆症具有防护作用。然而,这种关联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患者及主观认知下降人群中的表现仍不明确。
本研究纳入458名年龄45-89岁、存在主观认知或睡眠问题的参与者,通过佩戴非惯用手上三轴加速度计连续监测7日睡眠数据。所有参与者接受标准化认知评估量表测试,并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该蛋白对突触可塑性和整体认知健康具有关键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睡眠规律性与全局认知功能呈显著线性关系。但BDNF水平呈现倒U型分布:中等规律性睡眠者BDNF水平最高,而极度不规律或过度规律性睡眠者水平均下降。
研究提示,保持适度规律的睡眠模式可支持认知健康,而过度刻板的睡眠模式可能削弱个体应对日常情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该发现为制定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预防策略提供了新视角,强调生活方式平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Yue Cao, Jaehee Lee, Jaehoon Seol等,Sleep regularity i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and shows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with serum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leep Medicine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