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超重/肥胖患者服用GLP-1受体激动剂后,其疾病活动度和心血管风险的降低程度大于未开始治疗的患者。
根据发表在《ACR Open Rheumatology》上的研究结果,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的使用与超重或肥胖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度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改善相关。
类风湿关节炎常与肥胖共存,而肥胖与炎症加剧、疾病活动度增高和治疗反应降低相关。尽管GLP-1RAs已被确立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风险降低,但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尚未明确界定。
因此,研究人员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展了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纳入了类风湿关节炎且体重指数(BMI)至少为27 kg/m²的患者。纳入的患者在2018年至2024年间被处方口服或皮下注射的司美格鲁肽,或皮下注射的替尔泊肽。
共有554名患者接受了筛查,其中229名符合纳入标准。在这229名患者中,173名服用了处方的GLP-1RA并组成了治疗队列,而42名作为对照组,他们被处方了药物但从未开始治疗。患者每3个月接受一次评估,最长随访12个月。
未来,临床医生可能会考虑将GLP-1RAs纳入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肥胖患者的治疗方案中,不仅针对肥胖相关并发症,还可能针对潜在的炎症疾病过程。
两组在BMI、类风湿关节炎病程以及传统、生物或靶向合成抗风湿药物使用方面的基线特征大致相似。然而,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糖尿病(49% vs 14%)和高血压(57% vs 38%)更为常见。治疗组的平均基线BMI为37.1 kg/m²,对照组为35.3 kg/m²。治疗组中白人患者的比例更高(71% vs 47%)。
与对照组相比,服用处方GLP-1RAs的患者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分(-0.03 vs +0.21;P = 0.03)、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0.6 cm vs +1.3 cm;P < 0.001)、体重(-6.2 kg vs -1.7 kg;P < 0.001)、总胆固醇(-10.3 mg/dL vs +0.3 mg/dL;P = 0.04)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0.4% vs +0.1%;P = 0.03)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更大的降低。
在治疗组内,红细胞沉降率值(-5.4 mm/hr;P = 0.004)、C反应蛋白水平(-0.9 mg/dL;P = 0.00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7.3 mg/dL;P = 0.002)和甘油三酯(-10.5 mg/dL;P = 0.004)也观察到显著下降。
不良反应较为常见,29%的患者因胃肠道症状或保险相关问题而停止治疗。考虑合并症和血清状态的敏感性分析并未显著改变结果。
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单中心回顾性设计、依赖图表摘要而非经过验证的疾病活动度指数,以及潜在的残余混杂因素。
研究作者总结道:"未来,临床医生可能会考虑将GLP-1RAs纳入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肥胖患者的治疗方案中,不仅针对肥胖相关并发症,还可能针对潜在的炎症疾病过程。"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