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心房颤动中肺静脉外触发灶的定位与消融效果:采用统一激发方案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Mapping and ablation outcomes of extra-pulmonary vein trigger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consistent provocation protocol | EP Europace | Oxford Academic

韩国英语心血管医学研究
新闻源:academic.oup.com
2025-09-23 12:28:05阅读时长2分钟576字
心房颤动肺静脉外触发灶射频导管消融环肺静脉隔离术房颤复发左心房电压靶向消融健康评估

内容摘要

本研究针对2619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开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化异丙肾上腺素激发方案发现13.5%患者存在肺静脉外触发灶。研究证实左心房电压降低与触发灶存在独立相关,且此类触发灶使心房颤动复发风险显著增加81%(风险比1.81)。左心房和房间隔触发灶与复发强相关,而右心房触发灶因98.9%患者接受经验性消融而无显著关联。研究强调系统性评估肺静脉外触发灶并实施靶向消融对个体化治疗策略具有关键临床价值,为优化导管消融方案提供重要循证依据。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肺静脉外触发灶(ExPVTs)被公认为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后心房颤动(AF)复发的重要诱因。本研究旨在探究接受新型RFCA联合环肺静脉隔离术(CPVI)患者中,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肺静脉外触发灶的临床特征、诊断价值及预后意义。

方法

研究纳入2619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女性占比25.8%,平均年龄59.4±10.9岁,60.7%为阵发性房颤),均接受CPVI及标准化异丙肾上腺素激发测试;98.2%患者同时接受经验性右心房(RA)消融。通过分析触发灶解剖位置及靶向消融情况,评估其对术后2年内房颤复发的临床与预后意义。

结果

13.5%患者检出肺静脉外触发灶。左心房(LA)平均电压降低与触发灶存在独立相关,且不受性别影响。肺静脉外触发灶仍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风险比1.81,95%置信区间1.39-2.35),其他显著预测因子包括房颤类型、体重指数、左心房容积指数及平均电压。左心房触发灶(风险比1.50,1.04-2.17)和房间隔触发灶(风险比1.51,1.02-2.23)与复发显著相关,而右心房触发灶因经验性消融率高达98.9%未显示相关性。多重触发灶或无法标测触发灶患者,以及未接受靶向消融的患者复发风险最高。

结论

肺静脉外触发灶与左心房电压降低强相关,且对房颤复发具有独立预后价值,其结局受解剖位置及靶向消融状态影响。研究结果强调在个体化消融策略中,系统性评估肺静脉外触发灶并实施选择性靶向治疗的重要性。

临床试验注册号

NCT02138695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