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口服抗凝治疗新证据

New data on oral anticoagulation after successful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韩国英语心血管健康
新闻源:unknown
2025-09-04 18:11:35阅读时长2分钟992字
心房颤动消融术口服抗凝治疗卒中血栓栓塞ALONE-AF试验净不良临床事件停药治疗终身抗凝治疗健康风险

内容摘要

ALONE-AF试验发现,在成功接受心房颤动消融术且术后12个月无复发的患者中,停用口服抗凝药物的净不良临床事件风险显著低于持续用药组。这项涉及840例患者的韩国多中心研究显示,24个月随访期内,持续用药组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2.2%)高于停药组(0.3%),且主要出血事件仅见于持续用药组。该结果挑战了现行指南关于消融术后根据卒中风险持续抗凝的建议,但需注意试验未专门设计检测缺血事件差异的局限性。

新发现: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口服抗凝治疗新证据

关键结论

研究背景

马德里,西班牙 - 2025年8月31日:在成功接受心房颤动(AF)消融术至少12个月的患者中,停用口服抗凝治疗(OAC)的复合终点(卒中、系统性栓塞或大出血)风险低于持续治疗。该突破性发现来自今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5年大会的Hot Line专题发布的临床试验,并同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为异常不规则心跳,可能增加卒中和血栓栓塞风险。消融术可用于破坏导致异常心跳的心脏组织区域。现行指南建议所有患者在AF消融术后至少接受2个月OAC治疗以降低卒中风险,之后根据患者卒中风险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延世大学(韩国首尔)的首席研究员Boyoung Joung教授解释:"许多成功接受消融治疗且具有卒中风险因素的患者终身持续使用OAC,但缺乏随机试验证据支持这种做法。我们在具有至少1个卒中风险因素(CHA2DS2-VASc评分)的患者中,比较了直接OAC治疗与停药治疗的效果。"

临床试验设计

ALONE-AF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优效性试验,由韩国18家医疗机构共同完成。纳入标准包括:

共840名患者按1:1随机分组:

主要终点为24个月时的净不良临床事件(卒中、系统性栓塞和大出血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

24个月时:

Joung教授总结:"这是首个相关随机试验,显示停用OAC可降低有害事件风险。研究局限在于未专门设计检测缺血事件差异,且实际发生率低于预期。我们的发现提示,并非所有成功AF消融1年以上的患者都需要终身抗凝治疗。"

试验信息

资助方:韩国保健福祉部及Samjin制药有限公司

利益声明:Joung教授与多家制药企业存在合作,但本次研究无直接利益关联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