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首份关于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CVD)关联的临床共识声明。由西班牙马德里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暨12·10大学医院赫克托·布埃诺教授与英国剑桥大学克里斯蒂·迪顿教授领导的专家组指出,心理健康障碍患者及出现心理症状人群均存在较高心血管疾病风险。
声明指出,目前医疗体系对心理健康障碍流行率及其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提升作用认知不足。同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和患病率及其对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预后的影响也未得到充分重视。该文件系统分析了心理与心血管疾病相互作用的广度与强度,提出通过整合心理健康评估与管理,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诊疗模式。
"心血管患者需要包含心理健康管理的全周期照护,医院和门诊应联合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共同开发新型照护模式。"迪顿教授强调,新方案建议采用ACTIVE原则实施干预:承认(Acknowledge)、核查(Check)、使用标准化工具(Tools)、落实(Implement)、开拓(Venture)和评估(Evaluate)。
针对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管理,声明特别指出生活方式、药物副作用及医疗差异等关键问题。布埃诺教授警示,现存医疗体系存在多重障碍,包括将躯体症状误归因于既往精神疾病的"诊断遮蔽"现象,呼吁消除制度性歧视与偏见。
声明最后强调,患者真实体验深刻影响共识制定,建议各医疗场景根据资源情况灵活实施新标准。完整声明已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