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概览
- 如果您出现一个或多个心力衰竭症状,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 管理并追踪心力衰竭症状至关重要
即使尚未确诊心脏疾病,只要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应立即向医护人员报告并请求心脏评估。
下表列出了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症状及其机制解释:
症状表现 | 心力衰竭患者可能经历 | 产生机制 |
---|---|---|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 活动时(最常见)或休息时出现气短。有时会突然在夜间发作,必须坐起或走动才能缓解。可能需要垫多个枕头抬高上半身以改善呼吸 | 心脏泵血能力不足导致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液体渗入肺部 |
持续性咳嗽或喘息 | 咳嗽伴白色或粉红色带血痰 | 肺部液体积聚(见上文) |
体液滞留(水肿) | 脚、踝、腿、手指、腹部等组织器官肿胀。常伴随体重增加 | 心脏收缩力不足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血管内液体渗入组织引发肿胀 |
疲劳乏力 | 持续疲倦感,购物、爬楼、提重物等日常活动困难。进食后嗜睡、行走时腿部无力、活动后气短 | 心脏供血不足导致重要器官优先供血,其他组织供氧减少 |
食欲减退/恶心 | 饱胀感或恶心 | 消化系统供血不足影响消化功能 |
认知障碍 | 记忆丧失、定向障碍。护理人员或亲属可能最先发现 | 血液钠水平变化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
心率加快 | 心悸感,心跳加速或强烈跳动 | 心脏通过加速跳动代偿泵血功能下降 |
体重变化 | 突然增重或减重可能提示病情进展 | 胃部供血不足影响营养吸收导致减重,体液滞留导致增重 |
心力衰竭患者需重点监测血压、心率、体重、液体摄入等指标。若出现突发变化应及时向医疗团队报告。
自我监测指南
- 呼吸困难程度
- 正常活动无新发气短
- 活动时出现加重
- 静息状态气短
- 咳嗽表现
- 无咳嗽
- 干咳
- 频繁干咳或湿咳
- 水肿情况
- 无新发肿胀
- 下肢/腹部肿胀加重
- 严重肿胀伴腹部不适加剧
- 体重变化
- 稳定
- 一周增重2-3磅
- 24小时增重超2-3磅或一周增重5磅
- 睡眠状况
- 正常睡眠
- 睡眠困难
- 严重睡眠障碍且不能平躺
- 食欲变化
- 正常
- 食欲下降
- 恶心伴食欲丧失
- 情绪状态
- 正常
- 轻度抑郁
- 新发/加重的认知障碍、抑郁
医疗警报
出现严重症状组合时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