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新型PET示踪剂检测脊髓损伤后脊髓和大脑突触变化

Novel PET tracer detects synaptic changes in spinal cord and brai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美国英语医学成像与神经科学
新闻源:Medical Xpress
2025-09-13 05:31:16阅读时长2分钟577字
新型PET示踪剂脊髓损伤突触变化检测SV2APET技术诊疗模式个性化治疗健康

内容摘要

耶鲁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PET示踪剂[18F]SynVesT-1,首次实现对脊髓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丢失的定量检测。该技术通过检测神经突触密度变化,为脊髓损伤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了分子层面的客观指标。研究团队在《核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显示,该示踪剂在损伤部位突触密度降低达58%,同时发现杏仁核、小脑等脑区存在继发性突触减少,结合离体扩散张量成像证实了内囊和体感皮层纤维损伤,为开发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工具。

根据《核医学杂志》最新发表的研究,耶鲁大学医学院团队开发的新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示踪剂[18F]SynVesT-1,能够揭示脊髓损伤对脊髓和大脑的双重影响。这种能够检测突触丢失的分子成像技术,为脊髓损伤诊断提供了独特的分子信息,补充了传统X光、CT等解剖学检查的不足。

美国国家脊髓损伤统计中心数据显示,每百万人中约有54例新发创伤性脊髓损伤,全美现存患者约30.86万人。现有临床诊断主要依赖X射线和CT等解剖学检查,虽能评估脊柱完整性,但对生理和病理变化的信息获取有限。

"我们需要定量、无创的神经网络变化检测方法,"耶鲁大学放射学与生物医学成像及药理学副教授Jason Cai博士指出,"SV2A PET技术通过可视化和量化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丢失,有望成为评估脊髓损伤进展和预测恢复的关键工具。"

研究人员使用新型18F标记的SV2A示踪剂对T7节段挫伤大鼠模型进行研究。在损伤第1天及第9-11天对9只实验组和7只对照组大鼠进行PET扫描。结果显示,损伤部位突触密度分别下降58%(第1天)和52%(第9-11天),同时观察到实验组大鼠杏仁核和小脑区域的示踪剂摄取减少。离体扩散张量成像进一步证实了内囊和体感皮层存在纤维损伤。

该研究团队认为,这项技术可能彻底改变临床脊髓损伤的诊疗模式。SV2A PET不仅能客观量化评估新型治疗方法的效果,更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策略奠定基础。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