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SCAI)已发布一份全面路线图,详细阐述了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在指导临床医生进行结构性心脏病(SHD)干预中的应用。ICE代表了与传统依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重大转变,它为临床医生提供来自心脏内部的实时、高分辨率成像,且无需全身麻醉。
该声明发表在《JSCAI》上,题为"SCAI关于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指导结构性心脏病干预的立场声明",探讨了ICE的优势、局限性和最佳实践。ICE正越来越多地整合到诸如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干预,以及左心耳封堵术(LAAC)、房间隔缺损(ASD)和卵圆孔未闭(PFO)封堵等手术中。
"这项技术正在彻底改变经导管手术的执行方式。ICE已经从一个小众工具发展成为指导结构性干预的前沿技术,"写作小组主席、梅奥诊所介入心脏病专家Mackram F. Eleid医学博士表示。"这不仅仅是关于更好的成像,而是关于更好的结果。ICE使我们能够避免全身麻醉,减少并发症,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当天即可出院。对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更安全、侵入性更小的体验。对临床医生而言,这意味着在复杂手术中更高的精确度和信心。该声明反映了国际共识,即ICE已准备好被广泛采用。"
该文件提供了针对特定干预措施的标准化ICE成像协议和视角,为操作者提供了一种将ICE整合到实践中的结构化方法。它强调了医生的培训路径、导管室内工作流程重新设计的必要性,以及确保安全有效实施的机构准备。
ICE不仅仅是TEE的替代品。它正在改变我们对结构性心脏护理的思考方式。通过在许多情况下消除对全身麻醉的需求,ICE使那些可能因身体虚弱或合并症而被拒绝的患者能够接受手术。它还简化了日程安排,减轻了麻醉团队的负担,并提高了导管室的效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适当的培训,ICE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某些结构性干预的默认成像方式。
写作小组联合主席、圣弗朗西斯医院和心脏中心心血管成像主任Omar K. Khalique医学博士
除了协议和工作流程外,该声明还强调了采用过程中的持续障碍,特别是与报销相关的障碍,因为当前的编码未能充分考虑ICE引导手术的复杂性或介入成像专家的作用。写作小组敦促政策制定者更新报销模式,以便医院和医生在提供ICE时得到适当支持。该立场声明还呼吁对ICE和TEE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在二尖瓣和三尖瓣干预中,因为那里的证据仍在出现。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