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心脏病发作或可“传染”:科学家发现细菌感染可能引发致命心梗

You can 'CATCH a deadly heart attack' as scientists discover they 'can be contagious' | The Irish Sun

爱尔兰英语健康
新闻源:The Irish Sun
2025-09-09 20:27:21阅读时长2分钟760字
心脏病发作传染性细菌感染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物膜防护措施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基础健康管理疫苗防治

内容摘要

芬兰坦佩雷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联合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口腔细菌生物膜。这些生物膜受病毒感染等外部刺激可能引发炎症,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从而引发致命心脏病发作。研究颠覆了传统认知,揭示了感染因素在冠心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为疫苗研发和新型诊断方法提供了可能。文章同步给出预防建议,涵盖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等基础防护措施。

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心脏病发作可能具备传染性。芬兰坦佩雷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与芬兰卫生福利研究院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冠心病引发的心脏病发作可能由感染诱发。这推翻了此前学界关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冠状动脉疾病主要诱因的认知。

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包裹胆固醇的细菌生物膜。这些由细菌构成的胶状结构可长期潜伏在血管中,逃避免疫系统和抗生素攻击。当遭遇病毒感染等外部刺激时,生物膜可能激活并引发炎症,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最终引发致命性心肌梗死。

项目负责人佩卡·卡胡宁教授指出,研究团队首次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检测到多种口腔细菌的遗传物质DNA。团队同时开发了可检测动脉组织生物膜结构的抗体,这为新型诊断工具开发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已有研究证实肺炎和尿路感染等疾病会提高心脏病发作风险。免疫系统为对抗感染增强白细胞生成时,会使血小板黏性增加,进而促进血栓形成。

研究团队强调,这一发现并非否定传统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英国心脏基金会数据显示,该国每年有10万人因心脏病入院治疗,及时救治和预防仍是最关键措施。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健康饮食

规律运动

基础健康管理

研究同时提出预防新思路:开发针对细菌生物膜的疫苗可能成为防治冠心病的突破方向。这项突破性研究将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进入"感染-免疫"联合防控新阶段。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