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病学会于周二发布最新临床指南,建议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年接种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并建议接种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球菌和带状疱疹病毒的一次性疫苗。此举标志着该协会首次突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现行指南框架。
这项14页的精要临床指南整合了美国心脏协会的独立建议与去年疾控中心的指导意见,反映出非政府医学机构在卫生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领导下对疫苗政策的自主探索。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是美国男女首要死亡原因,2023年美国三分之一死亡病例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医疗系统年花费达4180亿美元。
指南编写委员会主席保罗·海登里希博士表示:"制定此指南旨在促使临床医生将疫苗接种纳入心血管疾病的常规防治计划。虽然疫苗接种对基础心脏病患者至关重要,但公众对疫苗种类、接种周期和必要性的认知仍存在明显障碍。"
公共卫生界对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疫苗政策调整的担忧日益加剧。今年5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计划将新冠疫苗适用范围限缩至65岁以上人群及基础疾病高危群体,虽将"心脏疾病"列为风险因素但未特指心血管疾病。6月肯尼迪更替疾控中心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全部成员,新任命成员普遍对传统疫苗审批机制持怀疑态度。
指南特别指出保险机构需覆盖疫苗费用,但强调心血管专科诊所在提升"功能可及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数据显示仅30%医生会常规评估患者疫苗接种史,而患者往往更愿意与心血管专科医生讨论疫苗与治疗方案的适配性。
同期美国儿科学会也发布独立指南,建议6月龄至23月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对此肯尼迪在社交平台质疑该协会决策受企业利益影响,因辉瑞和莫德纳等疫苗生产商是其主要资助方。美国心脏病学会官网显示,抗凝血药物生产商百时美施贵宝和强生公司2021年曾捐赠超百万美元,阿斯利康和默克公司捐赠额在10万至百万美元区间。
凯撒家庭基金会民调显示,近六成美国人不计划接种2025-2026年度新冠疫苗,其中37%明确拒绝。约三分之一受访者担忧政府政策变化会影响疫苗可及性和保险覆盖,50岁以上群体中40%对此表示强烈关切。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