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眼检或可提前数十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迹象

Eye Exams Could Spot Alzheimer’s Decades Before Symptoms Appear - Neuroscience News

美国英语神经科学与健康医学
新闻源:Neuroscience News
2025-08-27 15:23:00阅读时长2分钟989字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眼检视网膜血管早期诊断血管异常MTHFR677C>T突变脑眼同源性血管健康神经退行性疾病

内容摘要

杰克逊实验室研究发现,携带MTHFR677C>T突变的实验鼠视网膜血管异常与大脑变化相呼应,视网膜作为"脑部窗口"可通过常规眼检提前20年预判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通过分析血管扭曲、分支减少等特征,结合蛋白分子模式变化,为早期干预提供新路径,目前正与缅因州医院合作推进临床转化。

视网膜血管异常预示脑部病变

最新研究表明,常规眼检可能提前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的早期迹象。通过对携带常见基因突变的小鼠研究,科学家发现其视网膜血管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变化与大脑中关联痴呆风险的病变存在平行关系。

由于视网膜实质上是大脑的延伸组织,这项发现凸显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巨大潜力。该研究为通过常规眼检实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和干预奠定了基础。

核心发现

研究进展

发表于《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期刊的研究显示,携带MTHFR677C>T突变的小鼠在视网膜微血管层面出现异常:

这些变化在小鼠6月龄时即可观察,对应人类约20-30岁阶段。

杰克逊实验室神经科学家Alaina Reagan指出:"视网膜血管出现的波浪状改变,既反映脑部病理变化,也提示系统性高血压问题,其狭窄组织会限制营养和氧气输送。"

跨组织研究

研究团队在脑和视网膜中均发现蛋白质模式变化:

这些分子变化表明脑视网膜系统存在协同作用,支持"血管健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核心作用"这一新兴理论。

临床转化

研究团队正与缅因州北方灯塔阿卡迪亚医院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显示雌性小鼠血管病变更严重,12月龄时血管密度和分支显著降低,这与世卫组织统计的女性痴呆发病率更高现象相符。

应用展望

Reagan强调:"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视力检查时,若发现特定血管异常,可作为脑部早期预警信号,这可能提前20年启动干预措施。"

目前研究团队已建立:

该研究首次系统验证了:

  1. MTHFR基因广泛表达于视网膜血管
  2. 脑视网膜存在共同分子标记物
  3. 视网膜检查可作为微创预测手段

研究局限

研究团队承认仍需: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