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MI)的发生率和治疗结局不会受夏令时(DST)调整影响。这项发表于《JAMA网络开放》的研究结果,揭示了2013至2022年间1124家医院记录的每周28,000余例急性MI病例在春秋季时间调整前后的周际变化规律。
杜克大学医学中心Jennifer Rymer博士团队分析发现,调整后的住院死亡率、中风发生率及其他临床结局在时间调整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者指出:"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急性MI与夏令时关联的最大规模分析"。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春夏季令时调整后的急性MI发病率激增,这可能与新冠疫情初期的医疗系统压力叠加所致。
尽管夏令时调整会引发睡眠中断,并与交通事故增加、医疗错误上升等健康风险相关,但既往小型研究指出的"春季夏令时导致急性MI发病率上升"结论未在本研究中得到验证。研究团队指出,过去十年间急性MI的二级药物治疗显著改善,以及现代社会数字化工作模式弱化了单小时日光变化的影响,可能是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
该研究纳入168,870例心肌梗死患者数据,平均年龄65岁,女性占比33.8%。研究人群以白人为主(84.3%),包含38%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13%合并心力衰竭,4%出现心源性休克。研究者承认观察性设计存在混杂因素的可能性。
目前美国国会仍在推进《阳光保护法案》以永久实施夏令时,但自2018年首次提出以来该法案始终未能通过。美国医学协会和睡眠医学会建议采用全年标准时间,认为这是更符合人体生物钟的解决方案。本年度夏令时将于11月2日结束。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