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衰老可能削弱人体自我修复能力,最新研究发现太空微重力环境会使这一过程加速十倍。这项发表于《细胞干细胞》的研究显示,太空旅行会导致干细胞出现端粒缩短、基因组不稳定性和炎症信号增强等衰老特征,可能增加患癌、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脏问题的风险。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桑福德干细胞研究所主任卡特里娜·贾米森博士指出:"干细胞在太空的衰老速度是地面的十倍。"这种特殊细胞具有分化成多种组织的能力,其衰老会直接影响身体修复组织器官的能力。
研究团队收集了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骨髓干细胞样本,将其分成两组置于"纳米生物反应器"(相当于透明微型血袋)中。一组随SpaceX货运飞船升空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为期32-45天的微重力实验,另一组留在地面作为对照组。
实验结果显示,太空组干细胞出现七大衰老标志:包括端粒保护能力下降、基因复制错误增加等。端粒作为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其缩短会导致DNA断裂;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则可能引发突变。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遗传学家克里斯托弗·梅森评价称,这是"首次深入揭示太空飞行导致突变特征的研究"。
这项研究对太空旅行健康防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各国推进长期月球任务和商业太空旅行,理解细胞衰老机制有助于开发防护措施。研究团队认为,识别太空环境引发的衰老分子机制,不仅能保护宇航员健康,还可能为地球上的衰老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我们的目标是预测、预防甚至逆转应激或炎症条件下的干细胞衰老",贾米森博士表示。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和生育率下降,这类研究对治疗年龄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