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6种人工甜味剂可能加速认知衰退。日常食品中隐藏的糖分已引发诸多健康问题,促使人工甜味剂成为流行的糖替代品。一项神经学研究将常见人工甜味剂与更快的认知衰退联系起来,证实摄入量与思维和记忆的可测量变化相关。鉴于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在美国正成为日益上升的死亡原因,这一发现尤为及时。研究覆盖超过12000名成年人,结果显示:高摄入低热量或无热量甜味剂的人群,其认知衰退程度相当于大脑额外老化1.6年;中等摄入者衰退速度加快35%,高摄入者则高达62%。这种关联在60岁以下人群及糖尿病患者中表现更为显著。研究推测炎症反应和肠道微生物组紊乱可能起作用,但未证明直接因果关系。与认知衰退相关的六种甜味剂为阿斯巴甜、糖精、木糖醇、赤藓糖醇、山梨糖醇和安赛蜜;塔格糖虽经研究,但未发现与认知衰退存在关联。这些添加剂广泛存在于无糖、减肥及无热量产品中。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常见于减肥汽水、饮料、口香糖、酸奶及餐桌甜味剂,而木糖醇、赤藓糖醇、山梨糖醇和糖精则多用于糖果、口香糖、烘焙食品、部分牙膏、药品及餐桌甜味剂小包。消费者应仔细阅读食品成分列表,需注意“低糖”“无糖”或“低热量”标识往往意味着添加了甜叶菊、罗汉果或阿洛酮糖等替代品。枫糖浆和蜂蜜仍会影响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务必适度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长期健康策略建议减少人工甜味剂及甜食摄入,例如商店购买的酱料、汤品和面包;偶尔使用无妨,但核心原则应是适度控制并优先选择真正的全食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