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研究发现,嗅觉减退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早期预警信号。这项发表在《自然·通讯》的研究表明,嗅觉能力下降可能与脑干区域早期损伤存在生物学关联,这一发现或将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样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数据以及小鼠实验,首次发现特定生物机制:患者脑内免疫反应异常清除嗅球与脑干蓝斑核之间的关键神经连接。密歇根州立大学神经学系医学主任阿米特·萨奇德夫(Amit Sachdev)指出,这种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清除行为,直接导致嗅觉感知能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首次发现嗅觉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2022年《阿尔茨海默病杂志》研究显示,嗅觉能力下降与大脑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标志物发展速度呈正相关。但加州圣莫尼卡普罗维登斯圣约翰健康中心神经学家克利福德·塞吉尔(Clifford Segil)强调,嗅觉减退更可能是正常衰老现象,"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尚未观察到嗅觉改变与记忆障碍的直接关联"。
目前医学界尚未将嗅觉检测纳入阿尔茨海默病常规诊断标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关注的早期症状包括:干扰日常生活的记忆障碍、计划执行困难、时间地点混淆、语言障碍、物品错放、判断力下降、社交活动退缩等。塞吉尔指出,"嗅觉减退尚未进入临床诊疗实践"。
圣约翰健康中心专家补充道,账单遗漏或财务处理困难同样是值得关注的早期征兆。尽管该研究揭示了嗅觉系统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联系,但萨奇德夫强调"目前尚无法通过嗅觉测试准确预测疾病进展或严重程度",这仍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