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音乐节蚊子研究带来坏消息:它们偏爱放纵者

"They Simply Have A Taste For The Hedonists Among Us": Festival Mosquito Study Has Some Bad News | IFLScience

荷兰英语健康
新闻源:IFLScience
2025-09-12 01:57:37阅读时长2分钟564字
音乐节蚊子研究个人卫生饮酒睡眠方式防晒霜防蚊健康被叮咬风险生活方式

内容摘要

荷兰音乐节研究发现蚊子偏好未使用防晒霜、饮用啤酒及共眠者的体味特征。皮肤含链球菌较多者更易被叮咬,研究建议保持清醒生活方式并定期使用防晒可降低风险,该发现有助于开发新型驱蚊策略。研究团队通过音乐节真实环境实验,结合皮肤微生物组学分析,揭示了人类行为与蚊虫叮咬的关联机制。

如果你生活在或造访有蚊虫出没的地区,可能已经发现这些小吸血鬼对某些人特别偏爱,而另一些人却完全免疫。

在一项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新研究中,科学家在荷兰音乐节上招募了465名参与者,通过模拟自然环境进行实验。研究团队要求志愿者填写个人卫生、饮食和活动问卷,包括饮酒量和睡眠安排(是否单独睡眠)等信息。

研究团队使用特制装置测量蚊子吸引力:透明笼内设有孔洞,雌性按蚊可在糖源和参与者手臂间自由选择。参与者手臂仅能被蚊子嗅闻而不会被叮咬,研究人员通过视频记录统计着陆次数,将蚊子的着陆行为与问卷数据及皮肤微生物特征进行关联分析。

研究发现,使用防晒霜和未按常规洗澡的参与者对蚊子的吸引力较低。皮肤含有较多链球菌的人群更易被蚊子叮咬。更重要的是饮酒习惯和睡眠方式的影响:饮用啤酒者(血中酒精浓度无明显影响)及未单独睡眠者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研究团队解释称:"我们的发现表明,保持清醒的生活方式——避免饮酒、单独睡眠、定期使用防晒霜,能够降低被蚊子叮咬的风险。虽然没有证据支持血型影响叮咬频率的传言,但所谓'甜血'假说尚未能评估。享受音乐节或野营旅行的同时,蚊子似乎更偏爱那些选择不够谨慎的人。"

该研究团队指出,虽然实验环境较自然,但参与者群体为自我选择的音乐爱好者,可能存在选择偏差。他们强调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认这些发现,并提醒公众不能仅因防蚊而拒绝饮酒。

研究论文已发布在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上。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