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家访谈实录
Nimesh Khadka & Keith Freel
赛默飞世尔科技高级产品应用专家-马里兰大学研究项目经理
在本次访谈中,行业专家Nimesh Khadka与Keith Freel详细解析了基于拉曼的工艺分析技术(PAT)如何通过实时监测活性药物成分(API)、增强工艺控制及支持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在制药热熔挤出工艺中发挥关键作用。
请简述热熔挤出技术及其在药物开发中的重要性
Keith Freel:热熔挤出(HME)是一种先进的成熟药物制剂技术,通过将API与聚合物输入加热挤出机,在高温下熔融混合并成型。该技术已应用于20余种FDA批准药物,能显著改善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稳定敏感分子,并实现控释/缓释效果。其连续化生产特性确保工艺可扩展性与质量一致性,更支持3D打印丝材、口腔薄膜等新型给药形式,展现高度灵活性。
实时监测API在热熔挤出中的重要性
Nimesh Khadka:HME虽能提升药物溶解度与稳定性,但工艺过程高度动态。API的晶态/非晶态及其与聚合物基质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药效与质量。传统离线分析滞后且易漏检关键波动。采用拉曼光谱等PAT技术可实时定量监测API浓度、评估物态变化并即时捕捉分子相互作用,不仅深化工艺理解,更通过减少批次差异满足监管对质量设计的要求。
拉曼技术如何融入质量源于设计框架
Keith Freel:PAT是质量源于设计的核心。QbD始于明确定义的质量目标(CQA),并将其与工艺参数关联。拉曼光谱可实时监控关键质量属性如API浓度、结晶度及溶出度,确保工艺始终处于设计空间内,并即时反馈以维持控制策略。其分子级信息强化了工艺理解,通过将质量内嵌于生产流程而非事后检测,支持监管合规。
实验设计与模型化合物选择依据
Keith Freel:实验将赛默飞Pharma-11双螺杆挤出机与马奎斯特Process Raman分析仪联用,将拉曼探头置于加热模头处。选择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模型化合物因其溶解度与多晶型特性明确,聚合物选用Soluplus,制备0%、10%、25%、50%浓度的混合物。挤出过程中每20秒采集拉曼谱图,验证该技术能否可靠监测浓度与物态变化。
拉曼监测API浓度的准确性
Keith Freel:拉曼谱图清晰反映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变化。通过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结合离线HPLC数据建模,校准误差均方根约0.5%,验证误差约1.4%,证明其高精度。更重要的是,它捕捉到离线采样无法观测的瞬态波动(如浓度变化后的稳定延迟),为工艺优化提供关键依据。
拉曼能否检测API多晶型转变或重结晶
Keith Freel:是的,拉曼对分子形态敏感。通过对比文献中晶态与非晶态对乙酰氨基酚谱图,发现所有挤出产物在整个工艺中保持非晶态,未发生重结晶。这一能力对确保药物性能稳定性至关重要,且可延伸至后续冷却监控或稳定性研究,成为工艺监测外的重要工具。
马奎斯特All-in-One拉曼分析仪的核心价值
Nimesh Khadka:该分析仪的灵活性与鲁棒性在原位监测中尤为突出。紧凑设计便于集成至挤出系统,稳定校准减少维护需求。在线模式下连续提供实时数据,成功监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确认其非晶态,并检测到细微的API-聚合物相互作用。这些洞察对优化工艺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且其可配置性支持在开发与生产环境中切换应用。
拉曼相较于NIR/UV-Vis等PAT工具的优势
Nimesh Khadka:各技术各有优势。紫外可见光谱敏感但特异性弱,NIR与拉曼均为振动光谱但机理不同:NIR基于吸收,拉曼基于散射。拉曼擅长非极性键分析,且对水不敏感,适用于水性体系;而NIR在荧光干扰时可能更具优势。拉曼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结构信息,既能定量浓度,又能解析多晶型与分子相互作用。
拉曼PAT的可扩展性与监管认可
Keith Freel:技术具备可扩展性,但放大生产时需谨慎设计探头位置。监管层面,FDA与ICH均通过QbD倡议积极推广PAT。只要方法验证符合指导原则,拉曼即可被认可为确保临床与商业化生产质量的可靠工具。
专业人士如何获取实践经验
Keith Freel:马里兰大学药学院开设的“片剂与胶囊”短期课程包含拉曼与HME联合应用模块,学员可学习实时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及PAT原理实践,实现理论与动手训练的结合,这对先进制药制造从业者至关重要。
专家简介
Nimesh Khadka博士为赛默飞世尔科技高级产品应用专家,专长分析生物化学与化学计量学,致力于推动拉曼作为PAT技术的应用。
Keith Freel博士曾任赛默飞研发科学家,现为马里兰大学研究项目主管,主导支持医药与生物医学研究的分析项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