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约翰·格登在诺贝尔奖宣布当天,手持伊顿公学生物老师对其科学潜力持否定态度的装裱成绩单——摄影:克拉拉·莫尔登
生物学家约翰·格登爵士于92岁去世,他于1962年成功地从单个细胞克隆出一只蝌蚪,为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以及三十多年后成年哺乳动物多利羊的克隆铺平了道路;2012年,他与山中伸弥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原因是“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编程为多能性”——即能够发育成构成身体所有其他组织的细胞。
这一荣誉对格登尤其令人欣慰,因为它间接回应了伊顿公学的一位生物老师在1949年对他这位15岁学生的评价:“我认为他有成为科学家的想法;但以他目前的表现,这完全荒谬,如果他连简单的生物学事实都学不会,他就没有机会成为专家,这将纯粹是浪费时间,无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必须教他的人。”格登将这份成绩单装裱起来,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克隆领域最早的成功实验实际上早于格登数十年。1892年,德国生物学家汉斯·德里施通过在海水烧杯中剧烈摇晃单个胚胎,成功创造出新的海胆胚胎,使其分裂。
格登的伊顿科学成绩单:这意味着他在校期间未再修习科学课程——摄影:克拉拉·莫尔登
到20世纪中叶,费城的两位科学家开始用名为“核移植”的技术在青蛙身上进行实验。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金使用移液管,从发育早期阶段的青蛙胚胎中取出含有细胞DNA的细胞核。随后,该细胞核被植入已去除自身细胞核的未受精卵细胞(即卵母细胞)中。在197个卵细胞中,有27个发育成蝌蚪。
格登的研究将这一概念推进了一步。当时普遍认为,早期胚胎细胞在多能性方面具有独特性。按照同样逻辑,将成年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未受精的去核卵母细胞的任何尝试都会失败,因为成年细胞核的DNA已被不可逆转地改变。
格登提出理论:实际上,人体内每个细胞都包含相同的基因,而这些基因仅在不同细胞中表达方式不同。他着手用成年青蛙肠道提取的细胞核证明这一点。将这些细胞核植入去核青蛙卵后,成功培育出健康的蝌蚪,且所有蝌蚪在遗传上与原始青蛙完全相同。
当时格登遭遇了一些质疑。他仍是一名相对年轻的毕业生,研究界的许多资深人士对成年细胞能否按他描述的方式被“重编程”表示怀疑。但他的工作最终影响深远。
2014年海伊艺术节上的格登:他自称“完全不具知识分子特质”,不喜欢阅读或看戏剧,更愿打壁球和网球——摄影:克拉拉·莫尔登
1981年,马丁·埃文斯和马修·考夫曼从小鼠胚胎中培育出多能干细胞系。二十五年后,日本研究员山中伸弥确定了四个精确基因,这些基因负责“倒拨”发育时钟,将取自小鼠的成熟皮肤细胞重新转化为多能性、类胚胎细胞。首次,利用干细胞疗法治疗甚至逆转糖尿病等疾病的可能性开始成为可实现的现实。
约翰·伯特兰·格登于1933年10月2日出生在汉普郡的迪彭霍尔,在萨里郡与汉普郡交界处的弗伦沙姆村长大。母亲玛乔丽(婚前姓拜亚斯)来自东约克郡务农家庭,父亲威廉·纳撒尼尔·格登则出身于可追溯至1199年的萨福克名门望族。
幼年时,约翰对自然充满浓厚兴趣,通过饲养毛虫建立起庞大的蝴蝶和蛾类收藏。然而在当地的私立学校,他被判定为智力低下并被转介接受特殊教育。父母将他转至另一所私立学校埃奇伯勒,之后升入伊顿公学。
寄宿学校生活令他不快,唯有壁球运动(他最终成为校队队长)和扩充蛾类收藏得以缓解。在生物学科目中,他在250名学生中排名末位,引来了1949年那份尖锐的成绩单。该成绩单转交舍监后,导致他在伊顿剩余学习期间未再修习任何科学课程。他毫不气馁,毕业后花一年时间跟随私人导师学习基础生物学,随后申请进入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研习动物学。
2012年,约翰·格登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取诺贝尔奖后——摄影:亚历山大·马哈茂德/诺贝尔媒体公司
他于1953年被录取,并留校攻读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在迈克尔·费什贝格博士指导下,格登开始研究青蛙的细胞核移植,成果发表于1966年的论文《“可育”肠道细胞核》,首次挑战了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金关于“无法从成年细胞核创造克隆体”的结论。
在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任职期间,他研究感染细菌的病毒遗传学。尽管发现这项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他仍借此机会驾驶二手雪佛兰广泛游历美国,并顺道拜访了布里格斯和金的实验室。
返回英国后,他接替费什贝格在牛津大学的教职,成为动物学系助理讲师。1971年,他转入剑桥大学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最终担任细胞生物学部主任。1990年至2001年,他领导新成立的惠康/癌症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与癌症研究所,该机构后以他的名字更名为格登研究所。1995年起,他担任剑桥大学抹大拉学院院长七年,拒绝领取常规薪水,以便将资金用于聘请专业筹款人。
此举使格登得以同时履行抹大拉学院职责和实验室研究,后者主要聚焦于识别参与细胞核“重编程”的分子与机制。
格登于1971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1995年受封爵士。尽管获得包括皇家学会皇家奖章和科普利奖章在内的诸多荣誉,他仍自称为“完全不具知识分子特质”的人,不喜欢阅读或看戏剧,更愿打壁球或晚年时打网球。但他驳斥了21世纪盛行的“世界正经历反智主义上升”的观点,指出公众对其工作及科学整体的兴趣从未如此高涨。“应记住,许多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并非始于学校,”他观察道,“他们幸运地获得了其他机会。”
他于1964年与珍·伊丽莎白·玛格丽特·柯蒂斯结婚,育有一女一子。
约翰·格登爵士,1933年10月2日出生,2025年10月7日去世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