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通过特化途径(杯状细胞)穿过结肠上皮。红色部分:被转运的分子。图片来源:巴斯德研究所/微生物组-宿主相互作用实验室/Clara Delaroque 和 Benoit Chassaing
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和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的科学家在小鼠身上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母亲在孕期摄入膳食乳化剂可能对后代的肠道微生物群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微生物群的变化被认为会显著增加后代成年后患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和肥胖的风险。
母亲摄入乳化剂对后代健康的有害跨代影响,凸显了需要在人类中进一步研究儿童早期直接暴露于乳化剂的影响。这些发现已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乳化剂是食品添加剂,常用于改善加工食品的质地和保质期,如乳制品、烘焙食品、冰淇淋以及某些配方奶粉。但关于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目前知之甚少。
在Benoit Chassaing领导的研究中,他是Inserm研究员兼巴斯德研究所内Inserm单位"微生物组-宿主相互作用"实验室负责人,科学家们在雌性小鼠怀孕前10周,以及整个孕期和哺乳期,让它们接触常用乳化剂(羧甲基纤维素(E466)和聚山梨酯80(E433))。随后,他们分析了这些小鼠的直系后代(这些后代从未直接摄入过这些乳化剂)的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结果显示,接触过乳化剂的母亲所生的后代,在生命的最初几周内肠道微生物群就出现了显著变化,而这一时期是母亲通过密切接触将部分微生物群传递给后代的阶段。
这些变化包括增加能激活免疫系统并引发炎症反应的鞭毛细菌,以及更多细菌与肠道粘膜的接触更为紧密。科学家观察到,这种细菌"侵入"导致肠道中某些通道提前闭合,而这些通道通常允许细菌片段穿过粘膜,以便被免疫系统识别并建立身体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耐受性。
在接触过乳化剂的母亲所生的后代中,这些通道比未接触乳化剂的母亲所生后代更早闭合,破坏了微生物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通信。在成年期,这种破坏导致免疫反应加剧和慢性炎症,显著增加了患炎症性肠道疾病和肥胖的易感性。
因此,该研究在小鼠中建立了联系:即使后代没有直接摄入乳化剂,早期微生物群的变化也会长期增加患肥胖和炎症性肠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我们必须更好地了解我们的饮食如何影响后代健康,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些发现突显了监管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重要性,特别是配方奶粉中的添加剂,因为这些产品通常含有此类添加剂,且在微生物群建立的关键时期被摄入。"
"我们希望继续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母婴微生物群传递,包括母亲饮食中含或不含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以及婴儿在配方奶粉中直接接触这些物质的情况,"该研究的最后作者Benoit Chassaing评论道。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