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发作时,每一秒都至关重要。迅速采取行动能提高生存和康复几率,并帮助预防长期损伤。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掌握识别中风症状及应对方法。
中风是指大脑某部分供血受阻或减少,导致脑细胞无法获得氧气和营养,数分钟内便可能开始死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由动脉阻塞引起的缺血性中风,以及因脑血管渗漏或破裂导致的出血性中风。此外还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即暂时性供血中断虽不造成永久损伤,却是即将发生完全性中风的严重预警信号。
快速识别中风可使用F.A.S.T.口诀,每个字母代表一种症状:
F代表面部下垂:请患者微笑,观察是否有一侧面部下垂;
A代表手臂无力:请患者平举双臂,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下垂;
S代表言语障碍:请患者复述简单句子,观察是否言语含糊或难以理解;
T代表立即呼叫急救:发现上述任一症状,必须立刻寻求医疗援助。
及时获得医疗救助至关重要。研究证实,发病三小时内接受溶栓药物治疗的患者,康复后遗留问题更少。等待救援期间,应保持患者平静并采取安全体位:除非造成不适,否则让其平卧并将头肩部略微抬高,此姿势有助于减轻脑部肿胀。同时解开紧身衣物,确保呼吸顺畅。
切记不可采取以下行为:禁止喂食食物、饮料或药物,患者可能吞咽困难导致窒息;除非身处险境,否则避免移动患者,突然移动可能加重病情。
预防中风同样关键。控制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可降低风险,健康习惯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及保持健康体重均有助于保护心脑健康。
了解中风症状及应对措施能挽救生命。普及F.A.S.T.方法的公共教育项目已帮助许多患者更快获得救治——治疗越及时,康复希望越大。简言之,掌握中风征兆及应对方法或许能拯救生命:运用F.A.S.T.法则、立即呼叫急救服务、在救援到达前给予患者支持。将这些知识传递给他人,也能使社区更安全、更具应急能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