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风与慢性脑血管疾病
中风(脑血管意外/CVA)是脑部血流供应的急性中断。这种中断可能由供应脑部的动脉阻塞(缺血性中风)或脑内出血(出血性中风)引发。患者预后受年龄、病灶部位、脑组织损伤程度及合并症影响。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急性中风患者通常需3-4个月显现康复进展,完全恢复可能长达2年。此时启动姑息护理(针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重病患者的症状缓解护理)是恰当选择。慢性中风指遗留显著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经适当医疗和康复部分患者可恢复部分功能,但部分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此时应考虑临终关怀等终末期治疗方案。
症状管理
中风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可能波及全身多个系统,需要处理的症状具有高度多样性:
- 神经损伤导致的肌肉痉挛或强直可能引发疼痛
- 吸入性肺炎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 药物或饮食因素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及便秘
- 长期卧床可能产生压疮
- 脑损伤区域或临终过程可能引发焦虑、躁动及抑郁
及时启动姑息护理可确保症状得到规范管理,并为后续治疗决策提供准备。
中风后的临终征兆
严重中风患者死亡预测存在困难,但及时救治可改善生存概率。影响延髓等生命中枢的中风尤其致命。重度昏迷患者可能出现:
- 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 无语言反应
- 脑干活动消失
- 呼吸困难
- 疼痛
- 口干
- 焦虑躁动
- 肺部啰音
死亡可能发生在中风即刻或数周/月后,此时应启动临终关怀。
中风后生存期
严重中风患者若3天内无神经功能改善即需启动临终关怀。80岁男性患者若无显著残疾预期寿命约9年,若遗留重度残疾则显著缩短。
中风死亡主要原因
慢性中风死亡风险因素包括:
- 吞咽困难导致营养不良或吸入性肺炎
- 胃造瘘管营养仍出现显著体重下降
- 反复尿路感染
- 完全卧床
- 完全依赖照护
- 无法完成日常活动
- 无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中风后意识状态评估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评估昏迷患者的重要工具,通过疼痛反应、语言指令执行和睁眼反应三个维度评分:
- 3-8分:重度脑损伤
- 9-12分:中度脑损伤
- 13-15分:轻度脑损伤
闭锁综合征
罕见的脑干中风后遗症,患者意识清醒但丧失言语和自主运动能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