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专家发出警告:流行脱发药物与自杀风险存在关联

Experts Sound Alarm: Popular Hair Loss Drug Linked to Suicide

以色列英语健康
新闻源:SciTechDaily
2025-10-11 14:47:37阅读时长4分钟1760字
脱发药物非那雄胺精神健康风险抑郁自杀药品监管副作用药物警戒非那雄胺后综合征监管改革

内容摘要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最新研究综述揭示,广泛用于治疗脱发的药物非那雄胺可能存在严重精神健康隐患,其引发的抑郁和自杀风险被监管机构与药企忽视长达二十余年。基于全球八项大规模研究数据,该药物在各国医疗系统中均显示出显著的情绪障碍关联性,研究估计数十万使用者可能因此罹患抑郁症,数百人或因此自杀。报告严厉批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默克公司未能及时启动安全调查,并呼吁立即暂停该药的美容用途、强化药物上市后监测体系,以避免更多类似悲剧发生,该研究已发表于《临床精神病学杂志》。

一项新综述揭示,一种常见的脱发药物可能隐含精神健康风险,而监管机构多年来忽视了这些警示信号。一种广泛使用的脱发药物可能具有长期被权威部门否认的精神健康危害,科学家现要求紧急进行监管改革。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一位公共卫生研究员通过最新综述发现,广泛用于脱发治疗的药物非那雄胺在二十余年中始终与抑郁和自杀现象存在关联——然而药物监管机构与生产商均未采取实质性行动。

该研究基于全球不良事件报告和医疗数据库数据,确认了该药物与精神类副作用之间的持续关联。尽管证据日益增多,默克公司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均未启动必要的安全调查。作者敦促立即改革药品获批后的评估与监测机制。

美容药物背后的隐藏风险

二十余年来,这种被数百万男性用于对抗脱发的处方药一直潜藏着未被察觉的危险。在其美容功效背后,陆续出现了关于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的令人不安的报告。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迈耶·布雷齐斯教授指出,医疗专业人员与监管机构反复忽视警示信号,未能对非那雄胺潜在的严重精神健康后果采取行动。

布雷齐斯的综述引用了2017至2023年间开展的八项大规模研究数据,这些研究均显示相同模式:服用非那雄胺者比未服用者更易出现情绪障碍或自杀念头。该结果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以及瑞典、加拿大和以色列的国家健康登记库中均保持一致。

"证据已不再是个例,"医学与公共卫生荣誉教授布雷齐斯表示,"我们在不同人群中观察到持续的模式,其后果可能是悲剧性的。"

该研究估计,数十万使用者可能因非那雄胺而罹患抑郁症,其中数百人——甚至更多——可能因此自杀。这款于1997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男性型脱发的药物,至今仍是皮肤科主要用药,常被宣传为年轻男性脱发问题的安全有效解决方案。

但批评者认为,其警示信号一直被忽视。

延迟响应的高昂代价

尽管FDA在2011年承认抑郁为潜在副作用,并于2022年将自杀倾向纳入说明,但研究人员早在2002年就已发出警告。布雷齐斯论文中引用的2010年FDA内部文件显示,多段文字被标注为"机密"而涂黑——其中包括受影响使用者数量的预估数据。

到2011年,FDA仅记录了18起与非那雄胺相关的自杀事件。但根据全球使用量估算,该数字本应达到数千。"这不仅是报告不足,"布雷齐斯博士写道,"更是药物警戒系统的系统性失效。"

与减肥药或精神类药物受到的严格上市后审查不同,非那雄胺的美容属性可能使其避开了深入调查。值得注意的是,布雷齐斯综述中引用的所有数据挖掘研究均非由原始生产商默克公司开展,也非监管机构要求。

具有改变人生风险的美容药物

布雷齐斯认为,该药物被归类为非必需的美容增强型药物,这改变了风险评估标准。"这并非关乎生死攸关的医疗需求,"他表示,"这仅仅关于头发。"

其生物学原理清晰:非那雄胺通过阻断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DHT)发挥作用,但此过程可能同时干扰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类固醇(如别孕烯醇酮)。动物研究表明,该药物会对神经炎症产生长期影响,甚至改变海马体结构。

对部分患者而言,停药后症状并未消失。所谓"非那雄胺后综合征"的持续症状包括失眠、惊恐发作、认知功能障碍及自杀念头,这些症状可能在停药后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监管漏洞与企业沉默

该报告对FDA和默克公司尤为严厉。布雷齐斯认为,尽管掌握数百万患者记录和强大的药物警戒工具,双方均未能及时行动。他指出,企业的沉默是出于市场压力和法律责任的战略选择——呼应了默克公司此前处理万络(Vioxx)争议的过往。

"保障药品安全对Organon公司而言至关重要,"该公司近期在公开声明中声称。然而其所引用的安全研究无一由制造商主动发起。

与此同时,FDA耗时五年才回应要求添加黑框警告的公民请愿。最终决定?仅在药品说明中加入自杀意念提示,但未将其列为正式警告。

未来何去何从?

布雷齐斯呼吁立即改革此类药物的审批、监测和处方机制。其建议包括:在安全性重新确认前暂停该药的美容用途;实施强制性上市后研究并严格执法;在自杀调查中系统记录用药史。

"对许多人而言,这些改变为时已晚。本文献给其中一位受害者——一位原本健康的男性仅为改善发量服用非那雄胺。数日内,他迅速陷入严重精神困扰且从未恢复。数月后,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参考文献:迈耶·布雷齐斯发表于2025年9月22日《临床精神病学杂志》的研究文章"公共卫生再次失职?非那雄胺引发抑郁与自杀倾向的分析综述"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