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s current complication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关键词 索引词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s current complication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室间隔缺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后VSD[室间隔缺损]、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缺损、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缺损
展开 同义词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ostinfarction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展开 别名 急性心梗后室间隔缺损、心梗后室间隔破裂、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急性心梗后VSD
展开 室间隔缺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超声心动图 :直接显示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和大小,评估左向右分流的程度。
心脏导管检查 :进一步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确定分流量和压力差。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突发性胸痛加剧(约50%-70%)。
呼吸困难(约70%-90%)。
低血压/休克状态(约40%-60%)。
心悸或心律失常(较少见,约20%-30%)。
体征 :
在胸骨左缘第3至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以上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伴有震颤(常见,约80%-90%)。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干啰音,提示肺水肿(常见,约60%-80%)。
心脏影像学检查显示心脏扩大,尤其是右心室(常见,约50%-70%)。
颈静脉怒张(较少见,约20%-30%)。
皮肤苍白、冷汗、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常见,约40%-60%)。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若无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导管检查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典型临床表现(突发性胸痛加剧+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状态)。
体征(心脏杂音+肺部体征+心脏扩大)。
二、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 :
异常意义 :显示心脏扩大、肺血管充血和肺水肿(异常率:约80%-90%)。
CT扫描 :
异常意义 :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肺部情况,尤其在超声心动图图像不清晰时提供补充信息。
心电图(ECG) :
异常意义 :可见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心肌梗死的表现,以及可能的新发心律失常(异常率:约90%-100%)。
血液检查 :
心肌酶谱 :
异常意义 :血清心肌酶谱升高,如肌钙蛋白I或T(阳性率:约80%-90%)。
B型钠尿肽(BNP)或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 :
异常意义 :水平升高,提示心功能受损(阳性率:约70%-90%)。
心脏导管检查 :
判断逻辑 :用于进一步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确定分流量和压力差(异常率:约90%-100%)。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超声心动图 :
异常意义 :直接显示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和大小,评估左向右分流的程度(异常率:约95%-100%)。
心电图(ECG) :
异常意义 :可见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心肌梗死的表现,以及可能的新发心律失常(异常率:约90%-100%)。
血液检查 :
心肌酶谱 :
异常意义 :血清心肌酶谱升高,如肌钙蛋白I或T(阳性率:约80%-90%)。
B型钠尿肽(BNP)或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 :
异常意义 :水平升高,提示心功能受损(阳性率:约70%-90%)。
胸部X线 :
异常意义 :显示心脏扩大、肺血管充血和肺水肿(异常率:约80%-90%)。
心脏导管检查 :
异常意义 :进一步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确定分流量和压力差(异常率:约90%-100%)。
四、总结
确诊核心 依赖于超声心动图和心脏导管检查,结合典型症状及体征。
辅助检查 以影像学(胸部X线、CT)、心电图和血液检查为主,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实验室异常意义 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心肌酶谱、BNP/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权威依据 :《丁香园》、《正保医学教育网》等权威医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