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双侧唇裂Cleft lip, bilateral

更新时间:2025-06-18 20:40:33
编码LA40.1

关键词

索引词Cleft lip, bilateral、双侧唇裂、双侧唇裂不伴腭裂、双侧孤立性唇裂
同义词Cleft lip without cleft palate, bilateral、Isolated cleft lip, bilateral
缩写BCL
别名双边唇裂、两侧唇裂、对称性唇裂

双侧唇裂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临床肉眼观察
      • 双侧上唇连续性中断,裂隙可对称或不对称,延伸至鼻底(完全型)或未达鼻底(不完全型)。
      • 鼻部畸形特征:鼻翼基底增宽、鼻小柱短缩、鼻尖扁平(发生率≥90%)。
    • 影像学确认
      • 三维CT或锥形束CT(CBCT)显示双侧牙槽突裂或前颌骨游离(检出率80%-90%)。
  2.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家族史
      • 一级亲属中有唇腭裂病史(OR=3.5-5.0)。
    • 产前暴露因素
      • 孕早期(4-10周)确认接触致畸物质(如苯妥英钠、烟草烟雾)或叶酸缺乏(血清浓度<4ng/ml)。
    • 基因检测
      • IRF6基因突变检出(Van Der Woude综合征患者中85%阳性)。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两项即可确诊。
    • 若合并腭裂,需增加鼻咽内镜检查确认软腭连续性中断。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初级筛查
    │ ├─二维超声(产前筛查,敏感度70%-80%)
    │ └─出生后肉眼评估
    └─确诊及分型
    ├─三维面部CT(骨性结构评估,分辨率0.3mm)
    ├─CBCT(牙槽突裂细节显示,辐射剂量减少40%)
    └─MRI(鼻软骨及软组织评估,T2加权像显示肌纤维走向)

  2. 判断逻辑

    • 产前超声
      • 妊娠18-22周冠状切面显示双侧上唇线中断,需与羊膜带综合征鉴别。
    • CBCT检查
      • 前颌骨游离角度>15°提示完全型唇裂,需联合牙槽骨缺损长度评估手术方案。
    • 基因检测
      • 发现IRF6基因c.245C>T突变时,应筛查腭瘘及下唇凹陷(Van Der Woude综合征特异性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清叶酸水平

    • <4 ng/ml:提示叶酸代谢异常,需评估母体营养状态与致畸风险关联。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6.5%:母体糖尿病未控制,使唇裂风险增加3倍。
  3. 基因检测报告

    • IRF6基因突变阳性:需排查下唇凹陷及腭瘘,制定多学科治疗方案。
    • TGF-β3基因异常:提示隐性遗传模式,建议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
  4. TORCH检测

    • 巨细胞病毒IgM阳性:孕期感染与双侧唇裂发生显著相关(OR=2.8)。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 《中国唇腭裂诊治指南(2022版)》
  2. NEJM《先天性颌面畸形分子机制研究》(2023)
  3. 国际颅颌面外科学会(ISCFS)操作规范
条目单侧唇裂LA40.0
条目双侧唇裂LA40.1
条目中间型唇裂LA40.2
条目未特指的唇裂LA4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