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踝或足水平未特指的血管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blood vessels at ankle or foot level 更新时间:2025-06-19 02:36:40 关键词 索引词 Injury of blood vessels at ankle or foot level、位于踝或足水平未特指的血管损伤、位于踝或足水平的血管损伤
展开 别名 脚踝处血管伤、脚部血管伤、踝关节血管损伤、足部血管损害、脚踝血管损害、足部血管破裂、脚踝血管破裂
展开 位于踝或足水平未特指的血管损伤 (ND16.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血管造影直接征象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造影剂外溢、血管中断、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
手术探查确认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明确创伤史 :
锐器伤(刀刺、玻璃割裂)或钝器伤(撞击、碾压)后24小时内出现症状。
典型体征组合 :
活动性出血(开放性伤口)或进行性增大的血肿(闭合性损伤)。
远端肢体缺血表现:皮温下降(差值>2℃)、动脉搏动减弱/消失(踝肱指数<0.9)。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影像学间接证据 :
CTA/MRA显示血管壁不规则、管腔狭窄>50%或血流中断。
实验室预警指标 :
血红蛋白24小时内下降>20 g/L(提示活动性出血)。
D-二聚体>1.0 mg/L(提示血栓形成风险)。
高风险因素 :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生命体征监测)
A --> B2(肢体六征检查: 疼痛/苍白/无脉/麻痹/皮温低/感觉异常)
B2 --> C[影像学检查]
C --> D1[超声多普勒: 血流速度/踝肱指数]
C --> D2[CTA: 血管解剖细节]
C --> D3[MRA: 造影剂禁忌者]
C --> D4[DSA: 金标准确诊]
A --> E[实验室筛查]
E --> F1[全血细胞计数]
E --> F2[凝血功能]
E --> F3[D-二聚体]
判断逻辑 :
超声多普勒 :
异常值:踝肱指数(ABI)<0.9 → 提示动脉损伤;血流速度骤降>50% → 血管狭窄/栓塞。
优势:快速筛查,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损伤。
CTA :
直接征象:造影剂外溢、血管截断 → 需紧急手术。
间接征象:血管周围血肿>5mm → 提示潜在破裂风险。
DSA :
确诊标准:发现造影剂异常滞留或分流 → 决定介入/手术方案。
实验室联读 :
Hb↓ + D-二聚体↑ → 提示活动性出血伴血栓风险,需抗凝评估。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血红蛋白 (Hb)
<130 g/L(男)<120 g/L(女)
急性失血或慢性贫血 → 评估出血量
Hb<70 g/L 需紧急输血
血小板计数
<100×10⁹/L
凝血功能障碍 → 加重出血风险
输注血小板 + 排查药物影响
D-二聚体
>1.0 mg/L
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 → 血栓形成风险
抗凝治疗 + 血管影像复查
PT/INR
INR>1.5
凝血时间延长 → 自发性出血风险增高
维生素K拮抗/FFP输注
纤维蛋白原
<1.5 g/L
消耗性凝血病 → 提示大面积血管损伤
冷沉淀输注 + 监测DIC指标
四、总结
确诊核心 :血管造影(DSA)或手术探查发现直接损伤证据。
关键辅助 :CTA优先评估解剖细节,超声动态监测血流,实验室指标预警出血/血栓风险。
处置原则 :
活动性出血 → 压迫止血+急诊手术。
缺血体征 → 4-6小时内血管重建。
凝血异常 → 纠正后再行侵入性操作。
参考文献 :
《ATLS® 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第11版,美国外科医师学会)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外周动脉疾病指南》(2023)
《创伤性血管损伤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创伤杂志,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