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其他特指的心脏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heart

更新时间:2025-06-18 16:25:54
编码NB31.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heart、其他特指的心脏损伤、心脏穿剌、心肌穿刺、心脏穿孔、心肌穿孔、创伤性心脏破裂、创伤性心包积气、急性创伤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急性创伤性心脏动脉瘤、心脏血肿、心肌血肿、创伤性心肌破裂、心脏损伤后遗症
缩写OTCI
别名其他指定心脏损伤、其他明确心脏损伤、其他特定心脏损伤

其他特指的心脏损伤(NB31.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创伤史或基础疾病证据
      • 明确胸部钝性/穿透性外伤史(交通事故、坠落伤、穿刺伤等)。
      • 存在心肌梗死、心肌炎、药物性心肌病等基础疾病。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超声心动图/心脏CT显示心脏结构异常(如室间隔穿孔、瓣膜撕裂、心包积血≥200 mL)。
      • 手术探查证实心肌撕裂或冠状动脉损伤。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症状
      • 胸痛(钝痛或锐痛)伴呼吸困难(NYHA II级以上)。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90 mmHg,乳酸>2 mmol/L)。
    • 实验室指标
      • 肌钙蛋白I/T升高超过参考值上限3倍(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
      • D-二聚体>500 μg/L(提示血栓或组织损伤)。
  3. 排除标准

    • 需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发作(通过冠脉造影)、原发性心律失常。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一级检查
├─ 急诊超声心动图(床旁)
│ ├─ 发现心包积液 → 测量积液量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 └─ 心脏结构异常 → 定位损伤部位(室间隔/游离壁)
├─ 胸部增强CT
│ ├─ 评估纵隔血肿范围
│ └─ 三维重建显示冠状动脉损伤
二级检查
└─ 心脏MRI(病情稳定后)
├─ 延迟强化显示心肌瘢痕
└─ 评估右心室功能(RVEF<45%提示预后不良)

  1. 判断逻辑
    • 超声心动图
      • 心包积液伴右房/右室舒张期塌陷 → 提示心包填塞(需紧急心包穿刺)。
      • 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与冠脉分布不符 → 提示创伤性心肌挫伤。
    • 冠脉CTA
      • 冠状动脉内膜撕裂或夹层 → 需介入治疗防止心肌梗死。
    • 心电图动态监测
      • 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ST段抬高(V1-V3导联) → 提示室间隔穿孔。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心肌损伤标志物

    • 肌钙蛋白I
      • 1.5 ng/mL(参考值<0.04 ng/mL):提示心肌细胞坏死,持续升高超过72小时提示继发性损伤。

    • CK-MB
      • 25 U/L(参考值<24 U/L):在创伤后4-6小时达峰,特异性低于肌钙蛋白。

  2.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
      • 1000 μg/L(参考值<500 μg/L):提示广泛血管内皮损伤或深静脉血栓风险。

  3. 炎症指标

    • CRP
      • 50 mg/L(参考值<10 mg/L):提示合并感染或系统性炎症反应。

  4. 血气分析

    • 乳酸
      • 4 mmol/L(参考值0.5-2.2 mmol/L):提示组织低灌注,需紧急血流动力学支持。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条目心脏损伤,伴心包积血NB31.0
条目心脏损伤,不伴心包积血NB31.1
条目心脏未特指的损伤,不伴胸腔开放性伤口NB31.2
条目心脏未特指的损伤,伴胸腔开放性伤口NB31.3
条目心脏瓣膜损伤NB31.4
条目其他特指的心脏损伤NB31.Y
条目未特指的心脏损伤NB3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