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视诊:肿胀/畸形)
B --> B2(触诊:压痛/肌腱凹陷)
B --> B3(动诊:关节活动范围)
C --> C1(X线:排除骨折)
C --> C2(超声:动态肌腱评估)
C --> C3(MRI:软组织损伤分级)
D --> D1(抗阻试验)
D --> D2(抓握力测试)
D --> D3(九孔柱测试)
判断逻辑:
超声:
阳性标准:肌腱厚度增加 >30%,腱鞘积液 >2mm,滑动受限
鉴别逻辑:可与对侧健肢对比,动态检查优于静态
MRI:
分级标准:
I级:腱周水肿(T2高信号)
II级:≤50%肌腱厚度撕裂
III级:>50%撕裂或完全断裂
优势:评估合并损伤(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功能测试:
九孔柱测试 >20秒完成 → 提示精细运动功能障碍
抓握力较健侧下降 >40% → 提示严重肌腱损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常规(WBC)
4-10×10⁹/L
>10×10⁹/L提示合并感染(如开放性损伤),需抗生素治疗
CRP
<5 mg/L
>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或潜在类风湿活动,需进一步免疫筛查
ESR
♂<15 mm/h, ♀<20 mm/h
>40 mm/h需排除系统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肌腱病)
RF/抗CCP抗体
阴性
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肌腱损伤,需风湿科会诊
血糖(HbA1c)
<6.0%
>7.0%提示糖尿病性肌腱病,需控制血糖+康复治疗
四、诊断流程总结
首要步骤:
创伤史 + 特征性功能障碍 → 初步临床诊断
确诊关键:
超声/MRI显示肌腱结构异常 → 明确损伤分级
鉴别重点:
实验室异常(CRP/ESR/RF)→ 排除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损伤
治疗导向:
I-II级损伤:保守治疗(支具固定+康复)
III级损伤:手术修复(肌腱缝合/移植)
参考文献: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4版)腕与手部损伤章节
《中华手外科杂志》肌腱损伤诊疗指南(2023)
ACR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Acute Hand and Wrist Trauma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