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脊椎病Unspecified Spondylopathies

更新时间:2025-06-18 21:42:11
编码FB0Z

关键词

索引词Spondylopathies、未特指的脊椎病、脊椎病NOS
缩写未特指脊椎病
别名脊椎病、脊柱病、脊柱疾病、脊椎疾病

未特指的脊柱退行性病变(FA8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影像学确诊依据
      • X线检查:明确显示椎间隙变窄(高度减少≥30%)、椎体边缘骨赘形成(≥3mm)、小关节间隙狭窄(≤1.5mm)。
      • MRI检查:T2加权像显示椎间盘信号强度降低(Pfirrmann分级≥III级),伴纤维环裂隙或髓核突出(≥3mm)。
      • CT三维重建:证实椎体终板硬化(HU值≥800)、韧带钙化(厚度≥3mm)或椎管狭窄(前后径≤10mm)。
  2. 必须条件

    • 临床表现组合
      • 持续性脊柱疼痛(颈/胸/腰部,持续≥3个月)
      • 活动受限(旋转/屈伸角度减少≥正常值的30%)
      • 至少1项影像学退行性改变证据(符合金标准中任意两项)
  3. 支持条件

    • 年龄相关指标
      • 50岁以上患者(退变概率提高至85%)
      • 体重指数(BMI)≥28(机械负荷增加风险)
    • 职业暴露史
      • 累计职业性脊柱负荷时间≥5000小时(如驾驶员、建筑工人)
    • 生物力学异常
      • 动态X线显示椎体滑移≥3mm或角度变化≥11°

二、辅助检查体系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脊柱退行性病变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电生理评估]

B --> B1[X线正侧位] B --> B2[MRI全脊柱] B --> B3[CT三维重建] B --> B4[骨扫描]

C --> C1[血沉/CRP] C --> C2[骨代谢标志物] C --> C3[类风湿因子]

D --> D1[肌电图] D --> D2[体感诱发电位] D --> D3[神经传导速度]

判断逻辑

  1. 影像学检查

    • X线(首诊筛查):观察骨赘、椎间隙及小关节改变,阳性预测值约78%
    • MRI(金标准验证):评估椎间盘退变分级和神经压迫程度,敏感度92%
    • CT(复杂病例):精确测量骨性椎管狭窄程度,特异度达95%
  2. 实验室检查

    • 血沉(ESR):>20mm/h提示退变伴炎症反应(特异性60%)
    • 骨钙素:>15ng/ml提示活跃的骨重建过程
  3. 电生理评估

    • H反射延迟(>35ms):提示神经根受压
    • F波出现率降低(<70%):提示近端神经损伤

三、实验室参考值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血沉(ESR) 0-15 mm/h >20 mm/h提示退变相关炎症反应,需排除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CRP 0-5 mg/L >10 mg/L提示急性炎症期,可能伴随椎间盘炎或小关节滑膜炎
骨碱性磷酸酶 20-70 U/L >80 U/L提示活跃的骨赘形成过程,与椎体边缘增生正相关(r=0.62)
25-OH维生素D 30-100 ng/mL <20 ng/mL提示骨代谢异常,加速退变进程(OR=2.3)
尿DPD 3.0-7.4 nM/mM Cr >8.0 nM/mM Cr提示骨吸收亢进,与椎体终板损伤相关

四、诊断流程建议

  1. 初筛阶段:50岁以上主诉脊柱疼痛者优先进行X线检查
  2. 鉴别诊断:CRP>20 mg/L需追加抗CCP抗体排除脊柱关节炎
  3. 严重程度评估:MRI显示脊髓受压者(受压率≥40%)需紧急神经外科会诊
  4. 代谢评估:维生素D缺乏者建议补充治疗并监测骨密度变化

参考文献

条目脊椎关节强直FB00
条目感染性脊柱关节炎FA13
条目椎体塌陷,不可归类在他处者FA72.4
条目脊柱融合术后骨不连FC01.70
条目其他特指的脊椎病FB0Y
条目未特指的脊椎病FB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