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症状+高危因素评估]
B --> C{低危?}
C -->|否| D[影像学检查]
D --> E[超声多普勒]
D --> F[MRI静脉成像]
E --> G[发现反流/血栓]
F --> H[盆腔静脉压迫]
G & H --> I[确诊]
C -->|是| J[实验室监测]
J --> K[D-二聚体+凝血功能]
判断逻辑:
超声多普勒:
静脉反流时间 > 0.5秒 → 提示瓣膜功能不全;血流信号缺失 → 提示血栓形成。
若阴性但症状持续,需复查或结合MRI。
MRI静脉成像:
髂静脉受压 > 50% → 支持机械性压迫导致静脉高压。
D-二聚体:
0.5 mg/L(妊娠期阈值)→ 需结合影像学排除假阳性(妊娠期生理性升高可达4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凝血功能:
D-二聚体升高:
0.5 mg/L → 提示纤溶活性增强,需警惕血栓形成(但妊娠期生理性升高需动态监测)。
纤维蛋白原升高:
6.0 g/L(妊娠晚期正常上限)→ 反映高凝状态,VTE风险增加。
血常规:
血小板减少:
< 100×10⁹/L → 需排除抗磷脂综合征或HELLP综合征。
抗磷脂抗体:
阳性(如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 支持抗磷脂综合征相关血栓形成。
遗传性易栓症筛查:
蛋白C/S活性 < 60% → 遗传性易栓症证据,需强化预防。
四、总结
确诊核心:影像学(超声/MRI)发现静脉功能不全或血栓,结合高危因素及典型症状。
鉴别重点:区分生理性水肿(对称性、无疼痛)与病理性静脉并发症(进行性加重+皮肤改变)。
预防优先:对高危人群(评分 ≥ 3分)推荐梯度加压弹力袜 + 低分子肝素预防。
参考文献:
《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2024)
WHO《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防治指南》
DB52/T 1858—2024《妊娠期和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指南》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96: Thromboembolism in Pregnanc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