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疾病所致的紫癜或瘀血Purpura or bruising due to disorders of coagulation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关键词
索引词Purpura or bruising due to disorders of coagulation、胶原疾病所致的紫癜或瘀血、继发于凝血疾患的紫癜和瘀血血
同义词Purpura and bruising secondary to disorders of coagulation
别名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紫癜、硬皮病相关紫癜、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紫癜、胶原血管病引起的皮肤出血
(EF30)胶原疾病所致的紫癜或瘀血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皮肤出血点和瘀斑:
- 患者在四肢远端尤其是下肢,以及躯干下部出现散在分布的出血点、紫癜和瘀斑,大小不一但多数直径小于5mm。按压不褪色(常见,80%-90%)。
-
乏力:
- 伴随全身疲劳感,特别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常见,50%-70%)。
-
关节疼痛:
-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膝、踝等大关节的肿痛(常见,40%-60%)。
-
发热:
- 轻度至中度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较少见,20%-30%)。
其他可能症状
-
腹痛:
- 有时会出现腹部不适或绞痛,尤其在有消化道出血时(较少见,10%-20%)。
-
尿液变化:
- 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罕见,<10%)。
-
其他系统性症状:
- 如光敏感度增加、雷诺现象等(较少见,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皮肤表现:
- 四肢远端及躯干下部可见多发性紫红色至暗紫色的出血点、紫癜和瘀斑,大小不一,边缘清晰(常见,80%-90%)。
- 严重者可出现大面积瘀斑,甚至形成血肿(少见,10%-20%)。
-
关节体征:
- 受累关节红肿、触痛,活动受限(常见,40%-60%)。
-
血管壁脆弱性增加:
- 微小创伤即可导致皮肤出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常见,70%-80%)。
非典型体征
-
淋巴结肿大:
- 局部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较少见,10%-20%)。
-
脾脏肿大:
- 体检时可触及脾脏增大,提示合并脾功能亢进(罕见,<10%)。
-
神经系统异常:
- 如头痛、意识障碍等,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罕见,<1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血液检查:
-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检出率:约30%-50%)。
- 凝血功能异常:PT、APTT通常正常,纤维蛋白原一般无显著变化(检出率:<10%)。
- 抗核抗体阳性:如ANA、抗ds-DNA抗体等,阳性率因具体疾病类型而异(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约60%-80%,过敏性紫癜通常阴性)。
-
尿液检查:
- 镜下血尿:红细胞增多(检出率:约10%-20%)。
- 蛋白尿:少量蛋白尿(检出率:约20%-30%)。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显示关节积液、软组织水肿等(异常率:约30%-50%)。
- CT或MRI:用于评估深部器官出血情况,如脑出血、腹腔内出血等(异常率:约10%-20%)。
-
活组织检查:
- 皮肤活检:显示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壁增厚(阳性率:约70%-90%)。
- 骨髓穿刺: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必要时进行)。
注:临床表现因具体胶原疾病类型及个体差异而异。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更常伴有光敏感、口腔溃疡等症状,而硬皮病患者则可能以雷诺现象为主要表现。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