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耐药肺炎链球菌Unspecified Antibiotic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更新时间:2025-06-19 01:43:46
编码MG51.1Z

关键词

索引词Antibiotic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未特指的耐药肺炎链球菌、耐药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的α溶血性链球菌
缩写DRSP、耐药肺炎链球菌
别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抗药性肺炎链球菌、耐抗生素肺炎链球菌

未特指的耐药肺炎链球菌(MG51.1Z)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耐药确认
      • 无菌部位标本(血液、脑脊液、胸水)或合格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中分离培养出肺炎链球菌。
      • 药敏试验证实对≥1类一线抗生素耐药(β-内酰胺类 MIC≥4 μg/mL;大环内酯类 MIC≥1 μg/mL)。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急性发热(≥38.5℃)伴咳嗽、脓痰/铁锈色痰(>80%)。
      • 肺部听诊湿啰音/呼吸音减弱(>85%)。
      • 胸痛随呼吸加剧(>60%)。
    • 影像学证据
      • 胸部X线/CT显示肺叶实变或支气管充气征(>90%)。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仅痰培养阳性,需同时满足:
      • 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咳嗽+肺部体征)。
      • 炎症标志物异常(CRP>50 mg/L且PCT>0.5 ng/mL)。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测] A --> C[炎症标志物] A --> D[影像学检查] A --> E[基础评估]

B --> B1(痰涂片/培养)
B --> B2(血培养)
B --> B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

C --> C1(C反应蛋白)
C --> C2(降钙素原)
C --> C3(血沉)

D --> D1(胸部X线)
D --> D2(胸部CT)

E --> E1(血常规)
E --> E2(血气分析)
E --> E3(肝肾功能)

判断逻辑

  1. 痰培养
    • 阳性结果需结合标本质量(白细胞>25/LPF,上皮细胞<10/LPF)。
    • 三次培养同种耐药菌株可替代无菌标本培养。
  2. 血培养
    • 阳性即确诊侵袭性感染,阴性不排除肺炎诊断。
  3. CRP/PCT
    • CRP>100 mg/L或PCT>2 ng/mL提示重症感染风险。
  4. 胸部CT
    • 实变伴空气支气管征需与肺癌鉴别,磨玻璃影提示病毒混合感染可能。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痰培养 阴性 分离出耐药肺炎链球菌即确诊,需立即启动药敏指导治疗
血培养 阴性 阳性提示菌血症/脓毒症,死亡率增加3-5倍
CRP <10 mg/L >50 mg/L:支持细菌感染;>100 mg/L:提示脓胸/坏死性肺炎
PCT <0.1 ng/mL >0.5 ng/mL:需抗生素治疗;>2 ng/mL:提示脓毒症,需ICU监护
白细胞计数 (4-10)×10⁹/L >15×10⁹/L:重症感染征象;<4×10⁹/L:免疫抑制状态预后不良
中性粒细胞比例 40%-75% >90%:急性细菌感染;伴中毒颗粒提示感染失控
动脉血氧分压 80-100 mmHg <60 mmHg:需机械通气支持,提示ARDS风险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 IDSA《耐药肺炎链球菌管理指南》(2024)
  2. CLSI《药敏试验执行标准》M100-Ed34
  3. ERS《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共识》(2023)
条目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MG51.10
条目耐磺胺类或甲氧苄氨嘧啶的肺炎链球菌MG51.11
条目耐三代头孢菌素的肺炎链球菌MG51.12
条目其他耐药肺炎链球菌MG51.1Y
条目未特指的耐药肺炎链球菌MG51.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