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肌酸是什么?这种补充剂对健康有何作用(及作用有限之处)?

What Is Creatine, and What Can This Supplement Do (and Not Do) for My Health?

美国英语人类健康
新闻源:Yahoo
2025-08-25 12:22:14阅读时长4分钟1665字
肌酸健康作用增肌耐力恢复脑健康情绪调节饮食摄取个体差异使用建议安全性

内容摘要

本文系统解析肌酸的科学机理与应用价值。从基础生理功能到运动表现提升,从认知作用到抗疲劳特性,详述这种广泛研究的补充剂在肌肉合成、脑健康、骨密度等领域的实证效果,并剖析不同人群的适用性差异及安全使用指南。涵盖最新临床试验数据和专家建议,为读者提供全面决策参考。

什么是肌酸?

肌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能量物质。你的身体——特别是肝脏、肾脏和胰腺——会从三种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合成肌酸。通过红肉、海鲜或乳制品等饮食也可获取该物质。

市面上的肌酸补充剂则提供更高浓度的剂量。芝加哥运动营养师 Dawn Jackson Blatner 指出,最常见的形式是肌酸一水合物,通常以粉末状与水、奶昔、酸奶或其他食品混合摄入,也可制成软糖或胶囊。

人体储存的肌酸主要集中在肌肉中,少量存在于大脑。通过血液运输至这些部位后,肌酸会与磷酸结合储存,生成的磷酸肌酸正是其最知名功效——显著增强肌肉力量的来源。

肌酸确实有助于增肌,但机制可能超出预期

肌酸与蛋白质虽同由氨基酸构成,但作用机制截然不同。Blatner 解释道:"蛋白质提供肌肉合成原料,而肌酸更像'能量电池',为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如深蹲或百米冲刺)提供几秒钟的爆发能量。"

在高强度运动中,磷酸肌酸帮助快速生成三磷酸腺苷(ATP)——驱动肌肉收缩的能量物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 Abbie Smith-Ryan 指出,这种能量增强效应使训练者能多完成1-2次重复动作,并更快恢复体能。

研究显示,35项研究的综合分析表明,结合力量训练与肌酸补充可使瘦体重平均增加约2.5磅。这对康复人群和老年人尤其重要:研究证实肌酸与力量训练的组合能改善老年人肌肉质量和骨密度,甚至在受伤期间帮助维持肌肉量。

耐力运动员也能从恢复中获益

凯斯西储大学 Kristyen Tomcik 博士的2018年研究显示,服用肌酸加碳水化合物的自行车手在120公里骑行后期冲刺中产生更强功率。Smith-Ryan 指出,肌酸的补水作用在炎热天气尤其重要,还能促进糖原存储,延缓"撞墙"现象。

Tomcik 强调,肌酸最显著的益处体现在恢复过程。研究证实其能减少高强度运动引发的炎症损伤,这对耐力运动员尤为重要。

非运动员的潜在健康价值

尽管肌酸研究仍处早期,已有证据显示其对脑健康的作用:23项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其改善66-76岁老年人记忆的显著效果,16项研究的综合分析确认对特定认知功能(处理速度和注意力)的提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压力大或睡眠不足者,单次大剂量摄入可缓解通宵导致的认知衰退。

研究还发现肌酸在情绪调节方面的潜力:美国犹他大学发现饮食肌酸摄入不足者抑郁风险更高,补充则可改善睡眠质量。爱达荷大学的研究表明,补充肌酸可延长女性力量训练日的睡眠时间。

饮食摄取是否足够?

纽约营养专家 Lauren Antonucci 指出,人体每天消耗2-4克肌酸,其中半数可自身合成。但通过饮食补充存在现实障碍——每磅肉类仅含1-2克肌酸,即便严格肉食者也只能获得肌肉饱和度的60-80%。这解释了为何专家普遍建议补充剂摄入。

个体差异与女性特殊性

响应效果存在显著个体差异:素食者、严格素食者和食鱼者因基础肌酸储备较低,对补充剂反应更明显。Smith-Ryan 特别强调女性研究的重要性——传统研究对象95%为男性。其团队2021年在《营养素》期刊的综述指出,女性可能因激素波动(特别是围绝经期雌激素变化)面临更显著的认知和睡眠挑战,而肌酸补充可能提供针对性改善。

使用建议与剂量指南

传统"负荷法"建议首周每天20克分四次摄入,但Tomcik建议直接采用维持剂量(3-5克/天)以减少副作用。运动目标者建议训练前摄入,恢复导向者推荐训练后。针对脑健康可能需要更高剂量(10克/天分两次),但应避免睡前服用以防神经兴奋。

安全性与副作用

国际运动营养学会数据显示,连续5年每日30克剂量未显示危害。主要注意事项包括:

特殊人群(肾脏/肝脏疾病、双相情感障碍)需经医生评估。

综合健康方案中的定位

Blatner 强调:"肌酸不是捷径。" 对新手建议优先建立运动习惯、保证营养和睡眠。Tomcik 比喻补充剂仅是运动营养金字塔的尖端(提升1-2%的边际效益),Smith-Ryan 补充说,蛋白质摄入、多酚类食物(如杏仁)和咖啡因等其他营养策略同样重要。

是否尝试肌酸取决于个人需求与反应。正如 Smith-Ryan 所说:"如果使用后未见改善就停用,若有效就持续使用。"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