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电子设备不离手的时代,你是否经常感到眼睛干涩、酸胀,甚至畏光?如果是,那你可能已经被干眼症盯上了。近期发布的《中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显示,我国干眼症患病率在21.0%-52.4%,已然成为继近视后最常见的眼部问题之一。那么,干眼症究竟能不能治愈呢?其实这得根据类型和病情阶段来判断。轻度患者通过规范治疗有很大机会缓解甚至治愈,而中重度患者则需要长期管理来控制症状、避免病情恶化。
想知道干眼症能否治愈?先了解其类型!
- 病因与分类:干眼症主要分为“水液缺乏型”和“蒸发过强型”,还有混合型。“水液缺乏型”是因为泪腺分泌不足,而“蒸发过强型”多由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这类患者占了病例总数的80%以上。
- 轻度干眼症:治愈有望!:轻度干眼症患者通常会有眼干涩、异物感、畏光等轻微症状,眼表还没有明显损伤。只要通过人工泪液,像玻璃酸钠滴眼液来补充泪液,同时调整用眼习惯,遵循“20 - 20 - 20法则”,并且把环境湿度控制在40%-60%,多数患者都能完全缓解症状。
- 中重度干眼症:治疗有局限:中重度干眼症病情比较复杂,不仅伴有眼表炎症、睑板腺阻塞,还可能引发角膜损伤。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症状、延缓进展,需要长期用药,比如用环孢素A抗炎,还要配合热敷、睑板腺按摩等物理治疗。
- 个体差异影响大: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情况也有所不同。儿童干眼症症状不典型,可能会频繁眨眼、拒绝看屏幕,这就需要家长密切观察。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患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让病情更加严重。
不同阶段的干眼症,治疗和管理方法大不同!
- 轻度干眼症:规范治疗是关键:
-
药物治疗:使用人工泪液时,每天滴4 - 6次,尽量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产品。
- 生活方式调整:用眼每20分钟就远眺20秒,减少看屏幕的时间;饮食上多吃富含Omega - 3的深海鱼、亚麻籽,补充维生素A和D;可以使用加湿器,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眼睛。
-
- 中重度干眼症:综合干预少不了:
-
抗炎治疗:用环孢素A滴眼液抑制炎症,急性期可以短期使用低浓度激素。
- 物理治疗:热敷时用40 - 45℃的热毛巾敷眼10分钟,每天2次,能软化睑板腺分泌物。睑板腺按摩可以去医院让专业人员操作,也可以在家用无菌棉签轻压睑缘。
- 手术与特殊疗法:泪小点栓塞术能减少泪液流失,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自体腺体移植。
-
- 诊断与自查要点:专业检查有泪膜破裂时间测试(正常要≥10秒)和Schirmer试验(测泪液分泌量)。自己也可以通过症状自评表,比如DEQ - 5问卷,初步判断干眼程度。
长期管理与自我护理,一个都不能少!
- 并发症监测与预警信号:要特别留意角膜损伤的风险,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持续异物感、角膜上皮缺损等症状,要马上停用刺激性眼药,赶紧去医院评估是否需要角膜修复治疗。
- 紧急情况处理:要是突然眼痛或者视力骤降,千万别揉眼,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尽快去医院。使用环孢素A可能会引起结膜充血,这时候要和医生沟通调整剂量。
- 心理与环境调适: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来缓解心理压力,避免因为症状反复而产生负面情绪。居家要定期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尘螨刺激。
- 定期随访与个性化计划:每3 - 6个月要进行泪液分泌测试和眼表染色检查。医生会根据泪液类型,比如“缺油型”,定制睑板腺护理计划,或者设计含Omega - 3的饮食表。 干眼症需要分阶段管理,医患协作非常重要。患者要严格遵循治疗方案,医生也要根据病情动态调整策略。大家千万别相信偏方,比如盲目使用洗眼液,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保持积极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就算是中重度干眼症,通过科学管理也能大大改善生活质量,所以不用过度焦虑能不能彻底治愈的问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