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热射病死亡率超60%!26℃黄金温区空调该咋用?

作者:羊驼驼
2025-07-19 09:25:01阅读时长3分钟1391字
热射病死亡率超60%!26℃黄金温区空调该咋用?
急诊科热射病高温健康风险空调使用26℃黄金温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中暑风险体温调节体感温度通风除湿功能室内外温差血管收缩物理降温急救包

内容摘要

热射病死亡率超60%,高温天气下合理使用空调、重视健康风险刻不容缓。26℃黄金温区能减少冷热应激反应,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的血管收缩风险。

近期,一则令人揪心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南京一位86岁的老人,因为家中空调故障未能及时察觉,在高温天气中中暑,险些丢掉性命。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数据更是让人担忧,日均接诊2 - 3名热射病患者。这一系列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高温天气下,合理使用空调、重视高温健康风险已经刻不容缓,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群体,他们在高温面前更加脆弱。

高温健康风险究竟藏着什么科学机制?

人体有着一套精妙的体温调节系统,体温中枢就像一个精准的指挥官,努力维持着37℃的体温平衡。然而,在高温环境下,汗液蒸发会受到阻碍,这就导致核心体温不断升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表明,当体感温度超过32℃时,中暑风险指数呈指数级增长。 热射病是高温健康风险中最为可怕的一种。当体温超过40℃时,人体细胞会开始凋亡,进而引发多器官衰竭。《柳叶刀》的研究数据显示,热射病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面临的风险更为特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温度感知能力逐渐退化,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度下降了50%以上。而且,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基础病,比如高血压患者在高温时段的心衰风险会增加3倍。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老年人在高温天气下更加危险。

怎样科学使用空调才正确?

南京市第一医院刘晓东副主任提出了「26℃黄金温区」理论。对比26℃与23℃室温下的体感舒适度曲线可以发现,26℃既能减少20%的冷热应激反应,又能避免室内外温差超过7℃引发的血管收缩风险。 在空调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我们纠正。有人认为「空调致病」,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显示,只要每2小时通风10分钟,就能维持PM2.5浓度≤75μg/m³的安全阈值。还有人觉得「开窗比开空调好」,但当湿度>70%时,空调的除湿功能对散热是非常必要的,热指数公式(THI = 0.8×T + 0.7×湿度 + 41)就说明了这一点。 针对不同人群,我们可以制定分阶使用方案。基础方案适合所有人群,每日10:00 - 16:00必须开启空调,并且要注意风向避免直吹。对于老年人,还有加强方案,增设体感温度监测,推荐在35℃以上开启空调,夜间设置「睡眠模式」,实现±1℃的波动控制。

特殊人群该如何做好防护?

中暑风险该如何即时干预?

我们可以构建「4级预警系统」。一级是先兆中暑,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时,要立即转移至阴凉处,采用「冷水浸湿毛巾 - 10分钟轮换」的物理降温法。二级是轻度中暑,体温达38℃时,启用「补水 + 散热」组合方案,口服含钠钾电解质溶液,配合风扇辅助散热。三级是重症中暑,要强调「黄金1小时」救治原则,同时要明确禁止随意移动患者、禁止喂食等错误操作。 家庭中还应该准备一个急救包,里面包含电子体温计(精确到0.1℃)、便携风扇、口服补液盐等必备物品,并且要将急救包存放在距空调出风口50cm以上的位置。 合理使用空调是高温季的「生命防护装置」。我们要建立「温度安全观」,将空调使用从「可选项」升级为「必需品」。特别是对于独居老人,要进行「科技适老化」改造,比如安装智能温控报警器。通过南京案例的警示,我们倡导社区建立「高温互助网络」,实现健康风险的群体性防控,让大家都能安全度过高温天气。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大口喝冰水、洗冷水澡能防暑?这些误区你中招没!
夏季如何科学养生?权威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近期极端高温!高温病的致命危机你了解多少?
三伏天想减脂?做好运动饮食作息三方面是关键!
不怕晒黑就不用防晒?日光性皮炎了解一下!
冬病夏治真有那么神?适用人群与实操方案揭秘!
三伏天如何安全高效运动?这篇攻略告诉你!
夏季防腹泻有妙招,构建三级防护体系远离困扰!
建议收藏!糖尿病患者夏季保命的四大法宝!
快把主动出汗纳入日程,实现夏季健康升级!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