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胃肠炎在婴幼儿群体中是较为常见的急症,近期,就有不少孩子深受其扰。比如在一些托幼机构,就出现了聚集感染的情况。孩子频繁呕吐、腹泻,让家长们心急如焚。这种病通常由诺如、轮状病毒等感染导致,虽然它具有自限性,但脱水风险却不容小觑。国家卫健委最新诊疗指南的数据显示,及时的家庭护理与干预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接下来就一起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如何判断病毒性胃肠炎病情严重程度?
- 症状分层解析:病毒性胃肠炎在儿童和成人身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往往呕吐更为突出,而成人则主要以腹泻为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症状,那就要格外警惕了。这些都是病情较为严重的预警信号。
- 家庭紧急处置步骤:当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ORS补液盐是很好的选择。按照说明书,将1包补液盐加入500ml温水中。喂服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2 - 5分钟喂5ml。千万不要用果汁替代,果汁中的糖分可能会加重腹泻。
- 就医时机判断:如果孩子出现抽搐、口唇发干、囟门凹陷、6小时无尿等危急情况,必须立即送医。此外,若呕吐超过8次/日,也需要及时就医。
治疗与护理要点:科学管理疾病进程
- 药物使用规范:很多人认为得了胃肠炎就要用抗生素,其实这是个误区。病毒性胃肠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蒙脱石散具有“吸附保护”作用,要空腹服用,且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益生菌也可以帮助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像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适合大多数年龄段的孩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则更常用于婴幼儿。
- 阶梯式饮食管理方案:在急性期,母乳喂养的孩子可以继续吃母乳,还可以适当喂些米汤。到了恢复期,可以给孩子吃粥类。等孩子完全康复后,再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高糖饮料、乳制品、海鲜在患病期间都要禁用。
- 家庭感染控制措施:家庭消毒也很关键。用含氯消毒剂按1000mg/L的配比进行浸泡,时间为30分钟。处理呕吐物时要遵循“三步法”,先覆盖纸巾,然后用消毒剂作用30分钟,最后用双层垃圾袋密封。
长期预防策略与健康管理
- 疫苗接种时机: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接种窗口期是6周龄至24月龄。进口和国产疫苗在剂型上有所差异,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 环境防控细节:洗手要揉搓至少20秒,才能有效去除细菌和病毒。像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也要定期消毒。
- 托幼机构防控建议:患病儿童需要隔离72小时,这是为了防止病毒在人群中进一步传播。托幼机构每天要通风换气2次,每次30分钟。 “预防重于治疗”,家长们要建立日常防护习惯,不要以为止泻药能快速治愈病毒性胃肠炎,这是常见的误区。WHO最新数据显示,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大家一定要建立科学应对体系,守护好家人的健康。